Ostraciidae

ASIZP0056881
ASIZP0063612
ASIZP0058824
ASIZP0065454
箱魨科
箱魨科
Family 科
Actinopterygii » Neopterygii » Tetraodontiformes » Balistoidei
Balistoidei
Actinopterygii
Neopterygii
Tetraodontiformes
Balistoidei

綜合描述

體粗短,由多角形的骨質盾板構成如被鎧甲而不能活動之堅硬外殼,只有口部、肛門、尾柄及鰭條具溝洞而能活動,故有「鎧魨」之稱。骨質盾板外殼有三角形、四角形、五角形及六角形之不同, 但其截面則皆近乎圓形,故英文稱之「Trunkfishes」或「(Boxfishes」,故又稱之「箱魨」。表皮佈滿小突脊而顯得粗糙。口小,位頭部下方,唇厚。鰓裂是位胸鰭基前方向背延伸之近於垂直的開口。齒一列,圓錐狀到具圓頭之門狀齒,皆為黃褐色。背鰭單枚,通常位體之後半部,與臀鰭相對或稍前;鰭條均無硬棘;無腹鰭;尾鰭圓形。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Ostraciidae 上次更新:2024-09-04

分布

廣泛分布於世界三大洋的熱帶和亞熱帶海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Ostraciidae 上次更新:2024-09-04

棲地

一般棲息於熱帶沿岸區,成魚棲息之深度較幼魚為深。游泳能力弱,但能藉海流的漂送而到遠處;平時是以背、臀鰭作推動力,而尾鰭則促使加速前進。以多種之底棲動物如海鞘、海綿及軟珊瑚等為生,但也有不少魚種以藻類為主食。除了因具骨質盾板可使掠食者卻步外,箱魨之皮膚可分泌箱魨毒(Ostracitoxin)亦是抗敵方法之一。由於特殊之外觀及泳姿,成為水族養殖之對象,但最好不要與它種魚混養,因他們受驚時會分泌毒素使它種魚致死,濃度高時,自己亦不能倖免。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Ostraciidae 上次更新: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