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Gonorynchus abbreviatus  
發音 
Gonorynchus abbreviatus鼠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Temminck & Schlegel, 1846 棲息深度 - 公尺
中文名 鼠鱚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鼠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099 Gonorynch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鼠鱚 
最大體長 31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老鼠梭、土鰍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澎湖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鱘形目;海鰱目;鯡形目及鼠鱚目(張, 2001)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張世義 編著 2001 
典藏標本 AMNH57124 ASIZP0055567 ASIZP0057987 ASIZP0058071 ASIZP0059119 ASIZP0060563 ASIZP0060882 ASIZP0060904 ASIZP0061476 ASIZP0062321 ASIZP0066291 ASIZP0066355 ASIZP0066557 ASIZP0072961 ASIZP0073095 ASIZP0074508 ASIZP0700119 ASIZP0700175 ASIZP0801023 ASIZP0801831 ASIZP0805586 ASIZP0805654 ASIZP0911023 ASIZP0911831 ASIZP0915586 CAS15219 CAS214594 FRIP00494 FRIP00495 FRIP01260 FRIP03198 FWO1755-T NMMBP00114 NMMBP00962 NMMBP01314 NMMBP04183 NMMBP04986 ...列出全部65筆... 
典藏基因2008-03-25,Kui-Ching Hsu,CO1,100% 2012-01-02,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Beaked salmon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圓柱形。頭圓錐形。吻尖,腹面有短鬚1對。眼中等大,脂性眼瞼發達。鼻孔小,裂縫狀,距吻端很近。口小,腹位;無齒。體被細小櫛鱗;側線明顯。背鰭位於體後部與腹鰭相對,背鰭軟條10-11;臀鰭軟條8-9;腹鰭軟條8;胸鰭長於其它各鰭;尾鰭內凹。體背淡褐色,腹側白色。各鰭白色,背鰭末端及尾鰭上下葉緣黑色。

棲所生態

近海底層魚類。個體較小,一般體長在17-19公分間,最大可達30公分以上。生態習性甚不清楚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臺灣、中國、韓國及日本等。臺灣產於南部、西部、北部、東北部及澎湖砂泥底水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肉有毒,不宜食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