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Malakichthys elegans  
發音 
Malakichthys elegans美軟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Matsubara & Yamaguti, 1943 棲息深度 200 - 600公尺
中文名 美軟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發光鯛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35 Acropomat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美軟魚 
最大體長 2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大面側仔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北部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  模式種產地
日本駿河灣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吳(2002)碩士論文;東海深海魚類(朱等,1986);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Matsubara, K. etc. 1943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7170 ASIZP0058531 ASIZP0059881 ASIZP0061061 ASIZP0061162 ASIZP0061508 ASIZP0063102 ASIZP0064985 ASIZP0065179 ASIZP0065836 ASIZP0066805 ASIZP0067817 ASIZP0067842 ASIZP0068331 ASIZP0080393 ASIZP0080634 ASIZP0700040 ASIZP0800068 ASIZP0801028 ASIZP0801029 ASIZP0801097 ASIZP0801098 ASIZP0910068 ASIZP0911028 ASIZP0911029 ASIZP0911097 ASIZP0911098 FRIP00670 NMMBP00056 NMMBP01258 NMMBP04051 NMMBP04052 NMMBP04053 NMMSTP01521 NTMP1085 NTUM06929 NTUM07470 ...列出全部38筆... 
典藏基因2012-01-02,柯慧玲,CO1,100% 2012-01-02,柯慧玲,CO1,100% 2012-01-02,柯慧玲,CO1,100% 2012-01-02,柯慧玲,CO1,100% 2011-06-13,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Splendid seabass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而側扁;體高小於標準體長之1/3。頭大,頭後部稍突起。眼大。吻短。口大,斜裂,下頜稍突出,下頜縫合處具棘狀突起;上頜末端及眼中部;上下頜、腭骨、鋤骨則具絨毛狀齒。前鰓蓋骨後緣平滑,下緣具細齒;鰓蓋骨無棘。體被弱櫛鱗,鱗大易脫落;側線鱗數48-51。背鰭單一,具深缺刻,具硬棘X,軟條9-10;臀鰭與背鰭軟條部相對,基底小於或等於最長之鰭條長,具鰭條III+7;腹鰭略小,具鰭條I+5;胸鰭長而低位;尾鰭深叉形。體背側黃褐色,腹側銀白色。胸及尾鰭黃褐色;餘鰭淡色至灰黑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大陸棚斜坡,深度約在200-600公尺間。肉食性。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東印度洋、日本、臺灣、東中國海、阿拉夫拉海及澳洲北部。臺灣發現於東北部及東沙海域。 

漁業利用

可利用底拖網捕獲。一般皆當下雜魚利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