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Luciobrotula bartschi  
發音 
Luciobrotula bartschi巴奇氏矛鼬魚
by: 葉信明
命名者 Smith & Radcliffe, 1913 棲息深度 445 - 1185公尺
中文名 巴奇氏矛鼬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鼬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22 Ophid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巴奇氏矛鼬鳚 
最大體長 4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矛鼬魚、鼬魚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北部 
棲息環境 深海  模式種產地
巴拉望島通道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Nielsen, J. G. , D. M. Cohen, D. F. Markle and C. R. Robins 1999. 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ume 18. Ophidiiform fishes of the world (Order Ophidiiformes). An annotated and 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pearlfishes, cusk-eels, brotulas and other ophidiirorm fishes known to date. FAO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isheries Synopsis No. 125: i-xi + 1-178.  
典藏標本 ASIZP0063749 ASIZP0066071 ASIZP0068164 ASIZP0070170 ASIZP0075076 ASIZP0801588 ASIZP0803925 ASIZP0806618 ASIZP0901380 ASIZP0911588 ASIZP0913925 ASIZP0916618  
典藏基因2008-03-25,Kui-Ching Hsu,CO1,100% 2014-10-30,Kwang-Tsao Shao,CO1,100%
英文俗名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圓而延長,近尾部處則是逐漸側扁。吻端扁平不被鱗片。鰓蓋骨後方有一枚強棘,前鰓骨的下方則平滑。基鰓骨中央具一狹長形齒板,頭大,頭長約等於前肛長的一半。體被圓鱗。側線短且不完整,背部側線僅達肛門位置。第一鰓弓僅具3根發達的鰓耙。背鰭和臀鰭非常的長,後部軟條與尾鰭相連。背鰭鰭條數86-93,臀鰭鰭條數 66-75;腹鰭位於前鰓蓋下方,退化成2條延長絲狀鰭;胸鰭鰭條數25-26。體色多變,從淡褐色至深褐色都有。

棲所生態

為棲息於水深445-1185公尺深的深海魚類,生態習性所知甚少。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從東非,紅海的亞丁灣至夏威夷海域,臺灣則僅在東部海域有一筆記錄。  

漁業利用

深海魚類,不具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