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Scorpaenodes crossotus
Scorpaenodes crossotus皮鬚繸鮋
by: ©莫顯簥
命名者 Jordan & Starks, 1904 棲息深度 120 - 130公尺
中文名 皮鬚繸鮋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鮋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04 Scorpaen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皮鬚繸鮋 
最大體長 8.4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皮鬚小鮋、皮鬚鮋、石狗公、石頭魚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日本駿河灣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Jordan, D. S. etc. 1904 Masuda, H., K. Amaoka, C. Araga, T. Uyeno, etc. 198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63682 ASIZP0070569 CAS47297 NMMBP00692 NMMBP05289 NTUM03477 NTUM06703 NTUM06716 NTUM06996 SIO80-212 SIO80-238  
英文俗名 Stone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D XIII, 11; A III, 5; P1 14~15;P2 I,5; LSS 45。頭部和側線有許多鬚狀皮瓣。頭、眶骨及前鰓蓋棘皆大。體褐色,腹部淡白色。各鰭棘黃色,多棘之背鰭具褐色圓斑。Thysanichthys crossotus為同種異名。(林沛立2012/11編寫)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120~130 公尺深之水底。  

地理分布

分布於日本相模灣至土佐灣、東中國海及臺灣等。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除學術研究外,不具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