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oryphaenoides marginatus  
發音 
Coryphaenoides marginatus黑緣突吻鱈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Steindachner & Döderlein, 1887 棲息深度 250 - 790公尺
中文名 黑緣突吻鱈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鼠尾鱈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15 Macrour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暗邊突吻鱈 
最大體長 62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鱈魚 
世界分布 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  模式種產地
日本東京 
同種異名 Coryphaenoides awae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邱美倫(2002)碩士論文;Fish of Japan(Nakabo, 2002)  Dr. Franz Steindachner, etc. 1887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60252 ASIZP0061128 ASIZP0063767 ASIZP0063792 ASIZP0063838 ASIZP0064144 ASIZP0065516 ASIZP0065526 ASIZP0065535 ASIZP0065566 ASIZP0065579 ASIZP0065581 ASIZP0065591 ASIZP0065603 ASIZP0065617 ASIZP0065624 ASIZP0065639 ASIZP0065657 ASIZP0066099 ASIZP0066109 ASIZP0066111 ASIZP0066413 ASIZP0066425 ASIZP0066427 ASIZP0066799 ASIZP0066900 ASIZP0070227 ASIZP0070697 ASIZP0070700 ASIZP0070716 ASIZP0070734 ASIZP0071150 ASIZP0075077 ASIZP0080283 ASIZP0700347 ASIZP0801487 ASIZP0801488 ...列出全部56筆... 
典藏基因2012-01-08,柯慧玲,CO1,100% 2012-01-08,柯慧玲,CO1,100% 2012-01-08,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Amami grenadi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型延長,側扁。頭部中大,佈滿弱棘小鱗。口較小,頤部有一細小之鬚。吻部短,其尖端部有特化之棘鱗,突起形成一小節結。前鰓蓋骨脊圓突。第一鰓弓有一黑色皮褶與鰓裂完全密合。第一背鰭有一甚長之鰭條,其長度大於頭長的2倍,硬棘具鋸齒;腹鰭起點前於背鰭起點,軟條7-8。體被中小型櫛鱗,棘刺細長而尖,略呈平行排列。體色為淺棕色,各鰭邊緣均有漸層之黑色暗邊。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250-790公尺深的水層中,喜在泥砂混濁的深海底質上棲息覓食,為深海底棲性的魚類。以小型明蝦及磷蝦為主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太平洋區,由日本南方、中國東海外緣、臺灣東北部及夏威夷等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