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Scarus schlegeli  
發音 
Scarus schlegeli史氏鸚哥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eeker, 1861) 棲息深度 1 - 50公尺
中文名 史氏鸚哥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鸚哥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14 Sca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許氏鸚嘴魚 
最大體長 4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鸚哥、青衫(雄)、蠔魚(雌)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尼 
同種異名 Pseudoscarus schlegeli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Review and doubtful species of Scaridae of Taiwan(Liao et al., 200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Chen, L. S. 2002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Liao, U. C. etc. 2004 
典藏標本 ASIZP0056284 ASIZP0056331 ASIZP0060630 ASIZP0060812 ASIZP0060815 ASIZP0061581 ASIZP0074976 ASIZP0075191 ASIZP0806667 ASIZP0806772 ASIZP0806775 ASIZP0900059 ASIZP0916667 ASIZP0916772 ASIZP0916775 FRIP22416 NMMBP02242 NMMBP02301 NMMBP02311 NMMSTP00334 NTUM06784  
典藏基因2014-10-30,Kwang-Tsao Shao,CO1,100%
英文俗名 Schlegel's parrotfish; Yellowband parrotfish; Five-banded parrot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略側扁。頭部輪廓呈平滑的弧型。後鼻孔並不明顯的大於前鼻孔。齒板之外表面平滑,上齒板幾被上唇所覆蓋;齒板具0-2犬齒;每一上咽骨具1列臼齒狀之咽頭齒。背鰭前中線鱗約4;頰鱗2列,上列為4-5鱗;下列為4-5鱗。胸鰭具14軟條。初期階段(IP, Initial phase)之尾鰭為圓到截形,終期階段(TP, Terminal phase)則略為雙凹形。IP期之體色為紅褐色至橄欖褐色;鱗片均具橘色至紅色紋;體側具5條約1.5-2個鱗寬的白色弧狀橫帶;胸鰭基部上方具一小黑斑;吻和頦部紅色,上唇具一暗藍紋且延伸至眼部,頦部另具2暗藍短紋。TP期之體色隨年齡而異,從淡橙色混雜綠色,到深褐色雜以藍色均有;鱗片外緣為橙色;眼以上之頭部、頸背部,向後達背鰭第VI硬棘基部及第4或第5軟條處之區域,具有一道鮮亮之垂直色帶,在此區域之上端則有一方形之黃色色塊;背鰭及臀鰭為橙色或橙褐色,其外緣為藍色,基部亦然,而鰭膜之中央區域則有藍色色帶;尾鰭為橙褐色或更深些,鰭膜上有短的藍色條紋或小斑點,形成3、4條之垂直色帶。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潟湖與臨海礁石從 1 至超過 50 公尺深水域。 成魚常見於具有珊瑚豐富的與高垂直起伏的地區;稚魚可能與其他的種一起群游。一般會在碎石與混合著碎石與珊瑚的斜坡上形成覓食群集,而不是平坦的之上。 雌性時常混合在他種魚群中進食,雄性則通常獨居。雄性會展現領域性趨向。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東印度洋中的可可島及聖誕島,及由模里西斯至土木土與奧斯垂群島,北至琉球群島,南至鯊魚灣、大堡礁的南方與拉帕島。臺灣東部、南部及各離島均有分布。 

漁業利用

主要捕獲的漁法是延繩釣、一支釣、流刺網及籠具等,而本種魚亦是潛水鏢魚的對象以及水族館展示魚種。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