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helidonichthys kumu  
發音 
Chelidonichthys kumu黑角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Cuvier, 1829) 棲息深度 1 - 200公尺
中文名 黑角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角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10 Trigl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綠鰭魚 
最大體長 6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雞角、角仔魚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北部、東北部、澎湖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紐西蘭 
同種異名 Chelidonichthys spinosus, Trigla kumu, Trigla peronii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73418 ASIZP0073698 ASIZP0073992 ASIZP0079441 ASIZP0916410 FRIP00235 FRIP00236 NMMBP03226 NMMBP04142 NMMBP04307 NMMSTP00406 NMNSF00466 NTMP0590 NTMP1234 NTMP1348 NTUM01566 NTUM01567 NTUM01568 NTUM01569  
英文俗名 Red gurnard; Searobin; Bluefin gurnard; Kumu gurnard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稍側扁。頭背面及側面全被骨板。頰部具強稜。吻突較圓短, 其上有小棘。 後頸棘、鰓蓋棘、以及肩胛棘均較眼徑為短。背鰭基底兩側有小棘盾板(Bony plate)22-24個。鱗小、圓鱗;頭部、胸部及腹部前方均無鱗。臀鰭與第二背鰭相對;胸鰭很長,延伸至第二背鰭基底中間部位的下方。背側面紅色,腹部白色,頭部及背側面具藍褐色網狀的斑紋;胸鰭的內側淡藍色,下部有一大形青黑色的斑塊,其周圍有多數灰白色斑點。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河口到大陸棚邊緣的砂泥底水域,有報告說時常被發現於河流中,稚魚可能出現在海灣。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莫三比克的 Delagoa 灣到南非開普省、澳洲、紐西蘭、日本、韓國、香港及臺灣。臺灣分布於北部、東北部及西部海域等。 

漁業利用

一般以拖網漁船捕獲較多,是受歡迎之食用魚,火烤、煮湯或煎食皆宜。全年均可捕獲。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