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yipnus triphanos Schultz, 1938 
發音 
 三燭光魚 F180 Sternoptychidae 褶胸魚科
俗名斧魚、海洋斧魚、銀斧。棲息於深海、近海沿岸,深度100-330公尺,無毒性,不可食用,無觀賞價值,不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至西太平洋,產於臺灣西部,最大體長4.73 cm,模式種產於菲律賓。
所有的發光器鱗片邊緣皆平滑無小棘或鋸齒。PO 1; PTO 1; BR 6; IP 6;PRO 1;OVA 3;OVB 3;PV 10;L 1; VAV 5;ACB 7-10;ACC 4;D10-11﹔A15-18﹔P12-13﹔V 5-7﹔GR 17-18﹔脊椎骨33。側色素條短為粗大的倒三角形,從背緣逐往側腹部延伸,但其尖端並未到達中線。。背側色素條有兩個凹槽。腹上發光器呈V字形結構,#1OVB腹上發光器高於其他兩個,而且#3OVB高於#2OVB約一個發光器的距離。有一短的後顳骨棘出現。臀鰭支鰭骨棘消失。ACA臀上發光器為3,#1ACA獨立,#2和#3 ACA相連並高於#1 ACA及後面的臀部發光器。臀部發光器7-8,在#3和#4 ACB發光器之間有高度差。ACC尾下發光器緊密聚集。
近海中層魚類。利用矩形之中層拖網Rectangular Midwater Trawl(RMT)在Banda Sea不連續深度採集得知夜晚在100-300m間。在菲律賓的採集得知白天在250m處。在臺灣西南部利用底拖網採於330m。以橈腳類、端足類、介形蟲、磷蝦和小魚等為食。
分布於臺灣西南部及菲律賓群島,而向南經過Sulu,Celebes和Banda Seas並進入西部的Coral Sea。也曾有記錄在印度洋及日本群島。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經濟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