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鮟鱇科之科解說

臺灣地區 夢鮟鱇科 計有魚種 8 種
科名:
Oneirodidae  
發音 
科俗名:Dreamers
中國大陸科名 夢角鮟鱇科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世界三大洋。
   
形態特徵:
體高,呈圓形或長型;側扁;尾柄短;頭長佔35 %SL以上。上下頜等齊。鼻孔一對開口呈管狀。口大,口裂水平或稍微傾斜,超過眼部下方部或無;下頜具連合棘;鋤骨及咽鰓骨II、III具齒。具頂骨;具蝶耳骨棘或無(蟾口角鮟鱇屬 Chaenophryne)。吻觸手支鰭骨外露或無。皮膚裸露光滑或具微細棘。第二背鰭呈痕跡性;背鰭軟條4-8;臀鰭軟條4-7;胸鰭軟條14-30;尾鰭軟條8;胸鰭輻射骨3片;下鰓蓋骨不具前棘。雄魚皮膚裸露;鼻短且下彎;鼻孔部位不突起,前鼻孔接近鼻端;牙齒呈痕跡性或無。全世界約計16屬62種,其中夢鮟鱇屬(Oneirodes)就有38種之多(Nelson, 2006),臺灣共紀錄5屬8種(臺灣魚類資料庫, 2006)。 
棲所生態:
深海魚類,分布深度以大洋深海深層為主,成熟或大型魚體可能為底棲性。具明顯之雌雄異形的特徵,同一種雌魚可比雄魚大15倍餘。雄魚不寄生或寄生。同一雌性個體最多可有6尾雄魚寄生,部分物種有特殊寄生部位。 
Dolopichthys pullatus黑狡鮟鱇
Lophodolos indicus印度冠鮟鱇
Oneirodes carlsbergi卡氏夢鮟鱇
Oneirodes formosanus台灣夢鮟鱇
Oneirodes pietschi皮氏夢鮟鱇
Oneirodes sabex砂夢鮟鱇
Spiniphryne gladisfenae劍狀棘蟾鮟鱇
Tyrannophryne pugnax暴龍蜍鮟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