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Bleekeria mitsukurii  
發音 
Bleekeria mitsukurii箕作布氏筋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Jordan & Evermann, 1902 棲息深度 1 - 20公尺
中文名 箕作布氏筋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玉筋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41 Ammodyt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箕作布氏筋魚 
最大體長 16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臺灣槍標魚、沙鰍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澎湖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臺灣宜蘭 
同種異名 Embolichthys mitsukurii, Embolichthys mitsukutii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Jordan, D. S. etc. 1902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MNH49685 ASIZP0054584 ASIZP0054688 ASIZP0059149 ASIZP0059157 ASIZP0059400 ASIZP0060456 ASIZP0064378 ASIZP0066407 ASIZP0066443 ASIZP0066625 ASIZP0075166 ASIZP0076290 ASIZP0076357 ASIZP0076830 ASIZP0077902 ASIZP0078164 ASIZP0080299 ASIZP0700085 ASIZP0801459 ASIZP0801460 ASIZP0801461 ASIZP0806642 ASIZP0911459 ASIZP0911460 ASIZP0911461 ASIZP0916642 ASIZP0916866 FRIP00389 FRIP01305 NMMBP00583 NMMBP00592 NMMBP00597 NMMBP01738 NMMBP04833 NMMBP04834 NMMBP04835 NTUM00060Paratype SU67143Paralectotype SU7133Lectotype ...列出全部54筆... 
典藏基因2014-10-30,Kwang-Tsao Shao,CO1,100% 2012-01-02,柯慧玲,CO1,100% 2012-01-08,柯慧玲,CO1,100% 2012-01-08,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Sand lance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極延長,稍側扁。口大,下頜突出,末端延伸至眼前緣下方;上下頜具絨毛狀細齒,前端齒較弱。鰓裂甚寬;鰓膜與喉峽部游離;鰓耙細長,約24-31;擬鰓大形。體被小圓鱗;側線高位,離背鰭基僅2鱗片距離,至尾柄陡降至尾鰭基中央。背椎骨數 28-30 + 22-25 = 52-55。背鰭單一,起點在胸鰭基上方,基底甚長但無硬棘,具軟條40-43,背鰭基部另具一淺溝;臀鰭短,基底長約為背鰭基底長的1/3,具軟條14-17;胸鰭短而尖;腹鰭極小,位於胸鰭基稍前,具I棘,3軟條;尾鰭小,淺分叉。體淡黃綠色;各鰭色暗。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沙質底質的淺水域內。通常會形成魚群,當危險時會潛進沙中躲藏。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日本中部到南中國海,以及西印度洋、印尼、澳洲西北部及赤斯特菲群島等。臺灣產於西南部及澎湖等。 

漁業利用

肉質細緻之小型魚,唯量不大,無經濟價值性,僅作學術研究。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