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Centroberyx druzhinini  
發音 
Centroberyx druzhinini掘氏棘金眼鯛
by: 水產試驗所江偉全
命名者 (Busakhin, 1981) 棲息深度 100 - 300公尺
中文名 掘氏棘金眼鯛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金眼鯛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281 Beryc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掘氏擬棘鯛 
最大體長 23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紅魚、紅大目仔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深海、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西南印度洋 
同種異名 Centroberyx gerrardi, Trachichthodes druzhinini   
參考文獻 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Fishbase(2003)  Busakhin, S. V. 1981 Carpenter, K. E. etc. 1999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73082 ASIZP0076189 ASIZP0076190 ASIZP0807102 ASIZP0807103 ASIZP0917102 ASIZP0917103 FRIP21094 NMMSTP00143  
典藏基因2016-01-27,HAN-YANG,CO1,100% 2016-01-27,HAN-YANG,CO1,100%
英文俗名 Alfonsino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稍高而側扁,呈長橢圓形。頭大,側扁,具黏液腔,外被以薄膜。吻鈍短。後鼻孔橢圓形。眼頗大;淚骨無棘。口大而斜裂,上頜骨後端不及眼後緣,下頜稍突出;上下頜、鋤骨及腭骨均具絨毛狀齒。體被櫛鱗,腹部中央區鱗片呈稜狀;側線鱗數52-62。背鰭單一,無缺刻,具硬棘V-VII,軟條12-13,背鰭基長於臀鰭基;臀鰭起始於背鰭基底後部,具硬棘IV,軟條15-17;尾鰭深叉,上下葉緣尖形。體及各鰭呈鮮紅色,胸鰭較淡色,腹部略呈銀白,瞳孔黃色。

棲所生態

深水域底層性魚類,棲息深度至少在100-300公尺間,以小型甲殼類及小型魚類為主食。生態習性尚未十分了解。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西印度洋、日本、新加勒多尼亞及臺灣等海域。臺灣分布於東北部及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主要漁法為延繩釣及底拖網,唯產量並不太大。肉質細緻鮮美,甚受歡迎,煎烤煮炸皆宜。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