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Ostichthys japonicus  
發音 
Ostichthys japonicus日本骨鱗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Cuvier, 1829) 棲息深度 30 - 200公尺
中文名 日本骨鱗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金鱗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282 Holocent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日本骨鰃 
最大體長 45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金鱗甲、鐵甲兵、瀾公妾、鐵線婆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北部、東北部、小琉球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 
同種異名 Myripristis japonicus, Ostichthys japonicas, Ostichtys japonic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Fishbase(2008);Masuda, H., K. Amaoka, C. Araga, T. Uyeno and T. Yoshino, 1984. The fishes of the Japanese Archipelago. Vol. 1.. Tokai University Press, Tokyo, Japan. 437 p.  Masuda, H., K. Amaoka, C. Araga, T. Uyeno, etc. 198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5453 ASIZP0805875 ASIZP0915875 CAS13610 NMMBP00046 NMMBP00582 NMMBP01246 NMMBP01859 NTMP0790 NTMP1310 NTOU-AE6221 NTOUP200801-004 NTUM03681 NTUM03682 NTUM06713 SU49370  
典藏基因2015-10-23,Chia-Hao Chang,CO1,%
英文俗名 Sea goldfish; Brocade perch; Golden perc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卵圓形,中等側扁。頭部具黏液囊,外露骨骼多有脊紋;鼻骨間的凹溝V字形。眼大。口端位,裂斜;主上頜骨長未端達眼後緣;頜骨、鋤骨及腭骨均有絨毛狀群齒。前鰓蓋骨後下角無強棘;鰓蓋骨及下眼眶骨均有強弱不一的硬棘。體被大型粗櫛鱗,後緣具小棘;側線完全,側線鱗數28-30,側線至背鰭硬棘中間點之鱗片數3.5。鰓耙數7-10+12-14=20-23。背鰭連續,單一,硬棘部及軟條部間具深凹,具硬棘XII,軟條12-14;最後一棘長於前一棘之2-3倍。臀鰭有硬棘 IV ,軟條10-12;胸鰭軟條 16-17;尾鰭深叉形。體淡紅色,無明顯之白色斑紋。

棲所生態

夜行性的魚種,白天躲在洞穴或礁岩下,晚上出來活動覓食,是深水型金鱗魚類。以底棲性的無脊椎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南部到安達曼群島與澳洲以及自斐濟與吐瓦魯等。臺灣分布於北部、東北部、南部、澎湖及小琉球等海域。 

漁業利用

稀有種。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