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mblygaster sirm  
發音 
Amblygaster sirm西姆鈍腹鯡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Walbaum, 1792) 棲息深度 10 - 75公尺
中文名 西姆鈍腹鯡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鯡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097 Clupe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斑點鈍腹鯡 
最大體長 27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鰮仔、沙丁魚、苦瞭(臺東)、賽姆圓腹沙丁魚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澎湖 
棲息環境 大洋、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紅海 
同種異名 Ambligaster sirm, Clupea harengus sirm, Clupea pinguis, Clupea sirm, Sardinella leiogastroides, Sardinella sirm, Sardinops dakini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鱘形目;海鰱目;鯡形目及鼠鱚目(張, 2001)  Whitehead, P. J. P. 198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張世義 編著 2001 
典藏標本 ASIZP0070535 ASIZP0075097 ASIZP0076135 ASIZP0076136 ASIZP0805891 ASIZP0807053 ASIZP0807054 ASIZP0915891 ASIZP0917053 ASIZP0917054 FRIP00979 FRIP20225 FRIP21285 FRIP22130 FRIP22439 NTMP1457 NTUM00129 NTUM02014 NTUM06910 NTUM06970  
典藏基因2015-10-23,Chia-Hao Chang,CO1,% 2016-01-27,HAN-YANG,CO1,100% 2016-01-27,HAN-YANG,CO1,100%
英文俗名 Northern pilchard; Spotted sardinella; Spotted pilchard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略側扁,腹部圓,稜鱗弱,具15-17+ 13-14個。脂性眼瞼發達,幾完全覆蓋住眼睛。口甚小,前位;上下頜約等長;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下方。鰓蓋發達,外被半透明脂肪膜;骨質表面無放射紋;下枝鰓耙數33-43。體被細薄圓鱗,極易脫落;背鰭和臀鰭基部有發達之鱗鞘;胸鰭和腹鰭基部具腋鱗;尾鰭基部亦被細鱗。背鰭位於體中部,具軟條17-19;臀鰭位於體之後半部,具軟條16-18;腹鰭約位於背鰭第6至第10根鰭條之下方;尾鰭深叉。體背青綠色,腹側銀白色,體側具1列10-20個黑色暗斑。

棲所生態

沿近海表層洄游性中小型魚類,有時會進入內灣或潟湖區內。群游性。以小型甲殼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紅海、非洲東岸至菲律賓,北至日本硫球群島,南至阿拉夫拉海及澳洲北部。臺灣分布於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主要漁法為流刺網,產量較少,通常曬成魚乾出售,或製成魚粉作為飼料之原料,亦是延繩釣及鮪釣業所使用之魚餌。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