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Pellona ditchela  
發音 
Pellona ditchela庇隆多齒鰳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Valenciennes, 1847 棲息深度 10 - 55公尺
中文名 庇隆多齒鰳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鋸腹鰳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094 Pristigaste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庇隆多齒鰳 
最大體長 16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庇隆鰳、齒鰳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 
棲息環境 河口、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印度 
同種異名 Ilisha hoeveni, Ilisha hoevenii, Pellona ditcheli, Pellona ditchella, Pellona dithchela, Pellona hoeveni, Pellona hoevenii, Pellona natalensi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鱘形目;海鰱目;鯡形目及鼠鱚目(張, 2001)  Whitehead, P. J. P. 198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張世義 編著 2001 
典藏標本 FRIP00027 FRIP00823 FRIP00824 FRIP00825 FRIP03161  
英文俗名 Shad; Toothed shad; Ditchelee; Indian pellona; Herring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而寬,甚側扁。背緣窄;腹緣有完整之稜鱗,腹鰭前16個,腹鰭後7個。頭中大,側扁。吻短鈍,上翹,吻長明顯短於眼徑。口中大,向上傾斜;上頜骨末端圓形且不延長,僅可達瞳孔之下方;上頜骨末緣腹面另具下主上頜骨,骨上有齒;下頜的前端向上突出;兩頜、腭骨及舌上具細齒;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11。體被圓鱗,鱗中大,易脫落,無側線;縱列鱗數40枚。背鰭起始於體中部,具21軟條;臀鰭長,具36分枝之軟條;腹鰭甚小,;尾鰭叉形。體背藍褐色,體側銀白色;口緣黑色;鰓蓋後上角具一暗色之斑駁。各鰭淡色,背、胸鰭上部及尾鰭後部具暗斑。

棲所生態

沿近海中上層魚類,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亦常可於河口區、沼澤區及內灣區發現,甚至可進入淡水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至菲律賓、中國南海及臺灣,南至澳洲等皆產。臺灣分布於東部海域。 

漁業利用

主要漁法為焚寄網、底拖網及流刺網。體薄肉少,通常曬成魚乾出售,或製成魚粉作為飼料之原料,同時常被做為鮪釣業用的魚餌。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