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Paratanakia himantegus
Paratanakia himantegus臺灣石鮒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Günther, 1868) 棲息深度 0 - 5公尺
中文名 臺灣石鮒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鯉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102 Cyprin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革條田中鰟鮍 
最大體長 8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台灣石鮒、革條田中鰟鮍、革條副鱊、牛屎鯽仔、副彩鱊 
世界分布 臺灣 [臺灣特有種]   台灣分布 北部、中部、南部、恆春半島、東部 
棲息環境 純淡水  模式種產地
臺灣 
同種異名 Acheilognathus chii, Acheilognathus himantegus, Achilognathus himantegus, Paracheilognathus himantegus, Tanakia chii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方, 1999);臺灣淡水魚類-壹 鯉形目(陳&張, 2005);臺灣河川溪流的指標魚類 第一卷 初級淡水魚類(陳義雄, 2009);Chang, C.-H. , W.-W. Lin, Y.-T. Shao, R. Arai, T. Ishinabe, T. Ueda, M. Matsuda, H. Kubota, F.-Y. Wang, N.-H. Jang-Liaw and H.-W. Koa (2009) Molecular Phylogeny and genetic differentation of the Tanakia himantegus complex (Teleostei: Cyprinidae) in Taiwan and China. Zoological Studies v. 48 (no. 6): 823-83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ueda, T. etc. 1997 陳義雄,方力行 1999 陳義雄, 張詠青, 邵廣昭 2005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Taiwan bitterling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LC 2017淡水魚紅皮書:LC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略呈長圓形。頭短小。吻短而鈍圓。口小,下位。有鬚1對。咽頭齒1列,齒式5-5。體被中大型的圓鱗;側線完全而略呈弧形,側線鱗數33-35。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2(不分枝軟條)+ 8-9(分枝軟條);臀鰭2(不分枝軟條)+ 10-12(分枝軟條);腹鰭 1(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雄魚體色較亮麗,眼晴的上半部為紅色,體側鱗片後緣均有黑邊,體側中央由臀鰭末端至尾鰭中央具一黑色縱帶;背鰭末緣紅色,臀鰭末緣則為外緣黑色,內緣紅色並排;繁殖季時,具追星。雌魚除尾部具黑色帶外,全身為淺黃褐色;繁殖季時,具細長的產卵管。以前所記載之革條副鱊Paracheilognathus himantegus為本種之異名。

棲所生態

初級淡水魚。為低海拔緩流、具水草底質的水域或溝渠間棲息的小型魚類,常成群活動。雜食性,主要以附著性藻類、浮游動物及水生昆蟲等為食。如同高體鰟鮍(Rhodeus ocellatus ocellatus)一樣,成熟雌魚具有很細長的產卵管,會將卵產於二枚貝內部,因而受到充分的保護,完成孵化的程序。 

地理分布

臺灣特有種。臺灣各地平原的河川中下游、池沼及溝渠皆有分布。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但色彩豔麗,生殖行為特殊,可當觀賞用魚,也是教學的好題材。唯平地不斷開發及棲息環境受污染,數量漸減少中。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