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Antennarius pictus  
發音 
Antennarius pictus白斑躄魚
by: ©Randall, John E.
命名者 (Shaw, 1794) 棲息深度 0 - 75公尺
中文名 白斑躄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躄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28 Antennar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白斑躄魚 
最大體長 3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五腳虎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東北部、澎湖、東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大溪地社會群島 
同種異名 Antennarius chironectes, Antennarius horridus, Antennarius leprosus, Antennarius oligospilos, Antennarius polyophthalmus, Chironectes leprosus, Chironectes verus, Lophiocharon horridus, Lophius chironectes, Lophius histrio, Lophius pictus, Lophius variegatus   
參考文獻 2010/4/13墾丁潛水紀錄(聯合報)  Pietsch, T. W. etc. 1987 
典藏標本 ASIZP0070180  
英文俗名 Painted frogfish; Painted angler; Devil 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側扁,卵圓形,腹部膨大,尾柄明顯。頭高大,頭背緣陡斜。吻短。眼小。口裂大,下頜突出;上下頜、鋤骨及腭骨均具齒。鰓孔小。體表粗糙,被雙叉小棘。頦部無肉質小突起。背鰭硬棘具3棘,第I硬棘特化為吻觸手,其長約長於第II硬棘1-2倍,末端具釣餌(Esca),呈葉形皮瓣,上有許多細絲狀突起,第 II硬棘後之鰭膜僅棘之下半部與頭皮相連,第III硬棘高大,末端彎向後方;第二背鰭長,具軟條11-12;臀鰭具軟條6-7;腹鰭顯然短於胸鰭;尾鰭圓形。體色多變,淺橘紅色至黑色皆有,體側具若干深色圓斑。背鰭、腹部、尾鰭及臀部具多個有淡緣之黑色眼狀斑。

棲所生態

淺海珊湖礁區底棲魚類,棲息深度在0-75公尺間,但一般皆發現於16公尺內。利用吻觸手頂端的衍生物-釣餌(Esca)及配合極具保護色作用的身體,可吸引別種小魚來覓食,然後出其不意地予以吞食。所產之卵,形成絲狀團狀,具有漂浮力。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紅海,東至夏威夷及社會群島;東大西洋區。臺灣澎湖及東沙海域有產。 

漁業利用

魚體小型,除學術研究外,不具食用價值。或有人將其展示供人觀賞。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