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lionematichthys minyomma
Alionematichthys minyomma小眼海鼬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Sedor & Cohen, 1987) 棲息深度 0 - 9公尺
中文名 小眼海鼬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深海鼬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23 Bythit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小眼海鼬魚 
最大體長 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深海鼬魚、細眼雙鬚深海鼬魚 
世界分布 全球   台灣分布 南部、蘭嶼、綠島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洪都拉斯 
同種異名 Dinematichthys minyoma, Dinematichthys minyomm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the families Ophidiidae and Bythitidae from Taiwan. Bull. Inst. Zool. Acad. Sin. (Taipei) v. 30 (no. 1): 9-18(Chen & Shao, 1991 );Fishbase(2003)  Sedor, A. N. etc. 1987 Chen, L. J. etc. 1991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4746 NMMBP05444 NMMBP05510  
英文俗名 Dwarf brotula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稍細長,側扁。前端的鼻孔約位於眼睛和上吻的中間;吻及下頜有許多黑棕色的小乳突。無鬚。眼小,吻長大於眼徑。口大,上頜達眼後方;主上頜骨的末端膨大。鰓蓋骨的後方有一尖棘,有時會被皮膚覆蓋。體被圓鱗;頭部則只有頰部有鱗,無側線。背、臀鰭很長,但不與尾鰭相連。背鰭鰭條數 75-79;臀鰭鰭條數 63-64;尾鰭鰭條數 16;縱列鱗數80-90;發育完整之鰓耙數 0-3;脊椎骨數 12+31。本種目前僅發現於西中大西洋,是否為雙鬚鼬(Dinematichthys iluocoeteoides)之誤鑑仍需一步之研究。

棲所生態

胎生魚種,雄魚具外生殖器。主要於棲息在珊瑚礁區的淺水海域中,以礁區的小型浮游動物或是無脊椎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中大西洋及臺灣,地理分布仍需進一步研究。 

漁業利用

罕見魚種,魚體小型,除了學術研究之外,食用的經濟價值並不大。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