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canthurus blochii  
發音 
Acanthurus blochii布氏刺尾鯛
by: ©Randall, John E.
命名者 Valenciennes, 1835 棲息深度 1 - 12公尺
中文名 布氏刺尾鯛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刺尾鯛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70 Acanthu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布氏刺尾魚 
最大體長 45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環尾倒吊、粗皮仔、倒吊(臺東)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潟湖、
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模里西斯和塞舌爾 
同種異名 Acanthurus bleekeri, Acanthurus mata   
參考文獻 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Randall et al.,1990)  Cuvier, G. etc. 1835 Randall, J. E., G. R. Allen etc. 1990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67535 ASIZP0067546 ASIZP0802860 ASIZP0802861 ASIZP0912860 ASIZP0912861 FRIP00540 FRIP22287  
典藏基因2015-10-23,Chia-Hao Chang,CO1,100%
英文俗名 Ringtail Surgeon; Ringtail surgeonfish; Whitetail lancet; Tailring surgeonfish; Tailring surgeon; Blue-banded pualu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頭小,頭背部輪廓不特別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分別具XI棘及III棘,各鰭條皆不延長;胸鰭近三角形;尾鰭彎月形,隨著成長,上下葉逐漸延長。體色一致為藍灰色,體側具有許多由暗黃褐色的小點所組成不規則的波浪狀縱線;頭部散布窄的且是不規則的黃褐色和藍色蠕蟲狀紋;臨近眼睛後方具有1個與眼約略等大之黃色斑塊。背鰭及臀鰭的鰭膜各具8-9條細藍縱線及橘黃縱帶;胸鰭一致為黃褐色至暗褐色;尾鰭一致為暗褐色,除了在基部有一白色橫帶;尾柄棘溝藍黑色。此魚種常被誤鑑為黑刺尾鯛(Acanthurus mata)。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潟湖外側、近潮池之礁區或礁砂混合區,棲息深度一般在12公尺以內,通常會形成一小群體或一大族群的方式出現。以攝取被沙土覆蓋的附著藻類為食,這種攝取一般沙子成分的行為,可能是要在薄的胃壁裡幫助磨碎海藻等食物。此外也以矽藻或有機碎屑為食。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部,東至夏威夷及社會群島,北至日本,南至羅得豪島。臺灣分布於北部、東北部、南部、綠島、蘭嶼及小琉球等。 

漁業利用

一般以流刺網、一支釣、延繩釣或潛水鏢魚法等捕獲。觀賞及食用兼具。剝皮後,煮薑絲湯,肉質鮮美。尾柄上骨質盾板非常銳利,易傷人,處理時需小心。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