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Oxycirrhites typus  
發音 
Oxycirrhites typus尖吻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eeker, 1857 棲息深度 1 - 15公尺
中文名 尖吻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02 Cirrhit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尖吻 
最大體長 13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尖嘴格、格仔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尼摩鹿加群島 
同種異名 Oxycirrhitus typ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Akira, O. etc. 197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8034 BPBMI23443 NTUM07117  
英文俗名 Long nose hawkfish; Long-nose hawk; Longnose hawk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極延長而呈長形;頭背部平直;體背略隆起,腹緣近平直。吻延長如鴨嘴狀。眼中大,近頭背緣。前鰓蓋骨後緣具鋸齒;鰓蓋骨後緣具棘。上頜骨達眼中央下緣;上下頜齒細小;腭骨齒不存在。體被小圓鱗;眼眶間隔裸露;側線鱗數51-53。背鰭單一,硬棘部及軟條部間具缺刻,硬棘部之鰭膜末端呈裂鬚狀,硬棘數X,軟條數13,第1軟條不延長;臀鰭硬棘數III,軟條數6;胸鰭最長之鰭條末端僅至肛門前。體灰白色,腹部較淡,頭部具數條橙紅色縱帶,體側由數條橙紅色縱、橫帶交錯而成的棋盤狀圖案。各鰭淡色,亦具橙紅色的縱帶或斑點。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潮流經過的較深礁區斜坡上,深度可達100公尺左右,通常會停棲於珊瑚叢中。以小型底棲或浮游甲殼類為食。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海域,自紅海、東非洲至加拉巴哥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新加勒多尼亞。臺灣南部海域有分布。 

漁業利用

一般以潛水方式捕捉。為觀賞魚類,無食用經濟價值。罕見之種。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