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Remora australis  
發音 
Remora australis澳洲短印魚
by: ©South African Institute of Aquatic Biodiversity (SAIAB)
命名者 (Bennett, 1840) 棲息深度 0 - 50公尺
中文名 澳洲短印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鮣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63 Echene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澳洲短鮣 
最大體長 76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短印仔魚 
世界分布 全球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 
棲息環境 大洋、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同種異名 Echeneis australis, Echeneis scutata, Remilegia australis, Remora australia, Remora remora, Remora scutat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Frederick Debell Bennett 1840 B. S. Muir etc. 1967 B. S. Muir etc. 1967 Dotsu, Y. etc. 198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Whale remora; Whalesuck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頭部扁平,向後漸成圓柱狀,頂端有由第一背鰭變形而成的吸盤,其鰭條由盤中央向兩側裂生成為鰭瓣(laminae)約有25-28個;尾柄細,前端圓柱狀,後端漸側扁。吻平扁,前端略尖。口大,口裂寬,不可伸縮,下頜前突;上下頜、鋤骨、腭骨及舌上均具齒。鰓未巴數17-20。體被小圓鱗,除頭部及吸盤無鱗外,全身均被鱗。背鰭兩個,第一背鰭變形而成吸盤,第二背鰭和臀鰭相對;腹鰭胸位,小形;胸鰭鈍圓;尾鰭截平或入凹。體一致為深藍或灰色;各鰭有狹窄的白邊。

棲所生態

大洋性魚種,僅會吸附在鯨或海豚等宿主身上,隨著宿主四處游盪,以其殘餘食物、體外寄生蟲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全世界溫暖之各海域。臺灣周邊海域均有。 

漁業利用

罕見之魚種。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