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spasmichthys ciconiae  
發音 
Aspasmichthys ciconiae臺灣鶴姥魚
by: ©Matsuura, Keiichi
命名者 (Jordan & Fowler, 1902) 棲息深度 0 - 10公尺
中文名 臺灣鶴姥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喉盤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52 Gobiesoc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臺灣鶴姥魚 
最大體長 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跳海仔、姥姥魚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北部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 
同種異名 Aspasma ciconiae, Aspasmichthys ciconae   
參考文獻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沈等, 2004);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Fishbase(2006)  Jordan, D. S. etc. 1902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國立編譯館 2004 
典藏標本 ASIZP0062863 ASIZP0074064 ASIZP0074092 BPBMI23088 USNM00360125  
英文俗名 Cling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前部扁平。吻端尖,長於眼徑。兩鼻孔皆具鼻管。眼間隔稍凸,寬於眼徑。具1對下頜感覺孔;具3對前鰓蓋感覺孔。口小;上頜稍突出,末端達眼前緣;具頜齒。皮膚裸出無鱗。鰓膜與喉峽部相連。背鰭起於肛門垂直線後方,與臀鰭皆不和尾鰭相連,具軟條11;臀鰭軟條8;胸鰭圓形,與前吸盤後緣相連;腹鰭變形為具突起之雙型吸盤;尾鰭圓形。體紅褐色,具有不規則白紋。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潮池及亞潮間帶大圓石下面的區域。癒合成吸盤狀的腹鰭,使魚體可以固著在岩石上而不被海波衝走。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臺灣及日本南部。臺灣分布於北部。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僅具學術研究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