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Barbuligobius boehlkei  
發音 
Barbuligobius boehlkei髯毛鰕虎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Lachner & McKinney, 1974 棲息深度 5 - 12公尺
中文名 髯毛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髯毛鰕虎魚 
最大體長 2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甘仔魚、狗甘仔、鬚鰕虎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西南部、澎湖 
棲息環境 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臺灣屏東船帆石 
同種異名 Bathygobius boehlkei   
參考文獻 1.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2. 陳等(2010)墾丁國家公園海域魚類圖鑑增修壹版;3. 伍漢霖、鐘俊生等編著。2008。中國動物誌-硬骨魚綱-鱸形目(五)-鰕虎魚亞目。科學出版社,北京。951 pp.   Lachner, E. A. etc. 1974 Yoshino, T. etc. 198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陳正平, 邵廣昭, 詹榮桂, 郭人維, 陳靜怡 2010 
典藏標本 ASIZP0057646 NTOUP201009-448 NTOUP201203-101 NTOUP201203-107 NTOUP201203-108 RUSI38117 USNM00209209Holotype USNM00209213Paratype  
英文俗名 Cryptic bearded g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第1背鰭:Ⅵ;第二背鰭:I / 9;胸鰭:19~20。縱列鱗 23~25;背鰭前鱗0。鰓條數 5。總脊椎骨數26 (腹椎數9, 尾椎數17);腹鰭相連癒合形成一大個吸盤狀,且末端延長超過臀鰭起點。頰部圓凸,密布指狀短鬚。口中大;齒小且尖,齒板窄,上、下頜齒式各約為3列。鰓孔寬適當,延伸至胸鰭基部。前鰓蓋骨上有三個感覺孔。體被櫛鱗,頭部、項部、胸部、胸鰭基底及腹部中央均無鱗。尾鰭長圓形,長度適中,稍小於頭長。體呈淺黃色,體背側具5個寬大馬鞍狀褐斑,各斑塊具黑色外緣。頭部及體側散具大小不等的黑斑。眼下方具1個黑斑。各鰭淺黃而透明,胸鰭基部上方具1個大型黑斑,其餘各鰭無明顯斑點。(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

棲所生態

暖水性小型底層魚類,生活於熱帶珊瑚礁區附近的砂礫底質上。屬於穴居性魚類。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海域,包括塞席爾群島、斯里蘭卡、琉球群島及臺灣等。臺灣分布於澎湖及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不具漁業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