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allogobius hasseltii  
發音 
Callogobius hasseltii哈氏硬皮鰕虎
by: ©Murdy, Edward O.
命名者 (Bleeker, 1851) 棲息深度 3 - 20公尺
中文名 哈氏硬皮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長鰭美鰕虎魚 
最大體長 7.3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甘仔魚、狗甘仔、赫氏鯊 
世界分布   台灣分布 綠島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印尼爪哇島 
同種異名 Callogobius hasselti, Eleotris hasseltii, Gobius hasseltii, Macgregorella moroan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Lachner, E. A. etc. 1974 
典藏標本 NTOUP201203-156 USNM00209236 USNM00304465  
英文俗名 Hasselt's flap-headed goby; Hasselt's g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第一背鰭:Ⅵ;第二背鰭:Ⅰ, 9~10;臀鰭:Ⅰ, 7~8;胸鰭:16~18。縱列鱗 32~42;背鰭前鱗 17~22。身體細長,前部圓筒型,後部側扁,標準體長為魚體高的 5.4~6.0倍。頭平扁,頭寬遠大於頭高。頭、頰部腹側具有許多肉質皮瓣。第二背鰭稍高於第一背鰭;尾鰭大且尖,呈矛尾狀,標準體長為尾鰭長的2.4~3.0倍;胸鰭長,末端延伸至臀鰭基部;腹鰭短,不相連癒合成吸盤狀,但有小而可見之基膜相連。體上部呈淡棕色,下部淺色;頭部眼後至頰部具1條黑褐色斜紋,項部具3~4條橫紋;體側散具許多不規則的黑褐色雲狀紋,第一背鰭下方的體側具1條黑褐色橫帶,第二背鰭下方的體側具2條黑褐色橫帶。胸鰭具黑褐色雲紋狀大斑塊;腹鰭淺色;尾鰭具多條褐色橫帶,上半部具1個褐色圓形大斑。約與眼徑等大。(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

棲所生態

生活在熱帶沿岸岩礁或珊瑚礁區礁沙底質的暖水性小型底層魚類。雜食性,以藻類及底棲生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海域,由印度到斐濟、東加 等,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新南威爾斯。臺灣發現於綠島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不具漁業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