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ristatogobius nonatoae  
發音 
Cristatogobius nonatoae淺色項冠鰕虎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Ablan, 1940) 棲息深度 1 - 10公尺
中文名 淺色項冠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淺色項冠鰕虎魚 
最大體長 6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甘仔魚、狗甘仔、那氏脊鯊、白頸脊鯊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
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菲律賓呂宋島 
同種異名 Cristatogobius nanotoae, Lophogobius nonatoae   
參考文獻 1. Ablan, G. L. (1940) Two new Philippine gobioids. Philippine Journal of Science v. 71: 373-377, 2 pls.;2. 陳義雄、方力行。1999。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屏東。287 pp.  Ablan, G. L. 194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Nonatoa's g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第一背鰭:Ⅵ;第二背鰭:Ⅰ, 9;臀鰭:Ⅰ, 9。胸鰭:16。縱列鱗27~29。橫列鱗11~12。背鰭前鱗10~12。體延長,側扁。頭背側有一低長的皮質冠狀稜脊,延伸至第一背鰭。吻短,鈍。眼大,上側位。口大,斜裂,口向後延伸至對應於眼中部的下方。頰部有2列感覺乳突線,鰭前半部隆出呈皮褶狀。鰓裂小。體被有較大的櫛鱗。頭部則無鱗。第一背鰭的第4棘較延長;第二背鰭的後方鰭條較長;腹鰭相連癒合形成一吸盤狀;尾鰭橢圓形。體呈深褐色,體側無斑紋,尾柄部有灰白色的斑點。頭部暗色。項冠暗灰色。第一背鰭暗褐色,近基部有一條暗紅色縱帶,在第五、第六鰭棘近基部的鰭膜上具1個不規則的黑褐斑;第二背鰭、胸鰭和尾鰭皆為灰褐色,第二背鰭另有3列暗紅色的點狀縱紋,尾鰭上半部則散布暗紅色斑點;臀鰭和腹鰭為暗灰色。白色項冠鰕虎(Cristatogobius albius)為同種異名。(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

棲所生態

暖水性近岸底層小型魚類,棲息於河口區及紅樹林區的汽水域或近岸溪流淺水區。不好游動,大多停棲在泥質底部或枯葉、石塊中。肉食性。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海域,由琉球群島、臺灣至菲律賓、泰國。臺灣分布於南部。較為少見。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不具漁業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