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Glossogobius giuris  
發音 
Glossogobius giuris正叉舌鰕虎
by: 邱垂坤
命名者 (Hamilton, 1822) 棲息深度 - 公尺
中文名 正叉舌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舌鰕虎魚 
最大體長 5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叉舌鰕虎、甘仔魚、砂甘仔、真甘  
世界分布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河口、淡水、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度恒河 
同種異名 Acentrogobius giuris, Awaous gutum, Euctenogobius striatus, Glossigobius giuris, Glossogabius giuris, Glossogobius giuris giuris, Glossogobius giurus, Glossogobius guirus, Glossogobius gutum, Glossogobius tenuiformis, Gobius catebus, Gobius celebius, Gobius giuris ...共28筆..  
參考文獻   Francis Hamilton, (formerly Buchanan,) M. D. 1822 Akihito, Prince etc. 197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陳義雄,方力行 1999 周銘泰, 高瑞卿 2011 
典藏標本 ASIZP0055450 ASIZP0060111 ASIZP0072651 ASIZP0072694 ASIZP0072695 ASIZP0072848 ASIZP0072949 ASIZP0074006 ASIZP0075237 ASIZP0805334 ASIZP0805377 ASIZP0805378 ASIZP0805516 ASIZP0805574 ASIZP0806711 ASIZP0915334 ASIZP0915377 ASIZP0915378 ASIZP0915516 ASIZP0915574 ASIZP0916711 NMMBP02136 NMMBP02742 NTHUB01465 NTOUP200704-945 NTOUP200704-946 NTOUP200704-947 NTUM01484 NTUM01485 NTUM01520 SU18288 SU18289  
典藏基因2015-10-23,Chia-Hao Chang,CO1,%
英文俗名 Tank goby; Bar-eyed goby; Bar eyed goby; Flathead goby; Gangetic tank goby; Fresh water goby; Flat-headed g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背鰭VI-I , 9 ; 臀鰭 I , 8 ; 胸鰭 19~21 ; 縱列鱗 29~32 ; 橫列鱗 9~11 ; 背鰭前鱗 16~22。體被有略大的櫛鱗,背前區的鱗片約可延伸至眼背側後緣,胸、腹部被圓鱗。第一背鰭以第2、3鰭棘最長;第二背鰭稍低於第一背鰭。胸鰭寬大,呈長圓形。腹鰭為一長圓形的吸盤,其長度小於胸鰭長。尾鰭呈長圓形。體色呈黃棕色,背側呈暗棕色,腹側灰白色。體側延中軸有5個黑色的斑塊。背側具有4~5個褐色的斑塊。體側具有5~6個黑色縱紋。頭部棕色,眼前下方至上頷有1條黑褐色的線紋,頰部具褐色的斑塊。第二背鰭具2~3條褐色點紋。胸鰭基部有2灰黑色的平行短紋。尾鰭具黑色斑點。(2019/05/02)

棲所生態

暖水域的底層魚類,喜好棲息在沿岸、內灣或河口域的沙泥底值的棲所。不好游動,多停棲在砂泥表面上。肉食性魚類,大多以小型魚類、甲殼類及無脊椎動物等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台灣西南部的河口區或紅樹林區的水域中,有時可在河口附近的純淡水域發現。 

漁業利用

無重要漁業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