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Gnatholepis cauerensis  
發音 
Gnatholepis cauerensis高倫頜鱗鰕虎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eeker, 1853) 棲息深度 2 - 50公尺
中文名 高倫頜鱗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高倫頜鱗鰕虎魚 
最大體長 6.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狗甘仔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南沙 
棲息環境   模式種產地
印尼蘇門答臘島 
同種異名 Acentrogobius cauerensis, Fusigobius scapulostigma, Gnatholepis australis, Gnatholepis cauerensis australis, Gnatholepis cauerensis cauerensis, Gnatholepis cauerensis hawaiiensis, Gnatholepis hawaiiensis, Gnatholepis inconsequens, Gnatholepis scapulostigma, Gobius cauerensi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Bleeker, P. 1853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6672 ASIZP0056809 NMMBP03070 NMMBP08520 NMMSTP00804 NTOUP200712-139 NTOUP200712-140 NTOUP201006-322 NTOUP201006-329 NTOUP201006-351 NTOUP201009-442 NTOUP201009-464 NTOUP201203-022 NTOUP201203-080 NTOUP201203-099 NTOUP201203-109 NTOUP201203-130 NTOUP201203-132 NTOUP201203-137 NTOUP201203-171 NTOUP201203-181 NTOUP201203-193 USNM00327456 USNM00327495 USNM00327540 USNM00327543 USNM00327545 USNM00327753  
英文俗名 Eyebar g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背鰭VI-I, 11;臀鰭I, 11;胸鰭12-18;縱列鱗24-30;背鰭前鱗7-12;體細長而側扁;眼大而略突出於頭前背緣,眼間隔狹窄;吻短而吻端鈍;體呈半透明,體側分布有5-7排紅棕色或黑色的斑點,以及6個紫褐色橫帶;頭部有一黑橫自眼睛頂端至下頷;背鰭與臀鰭透明,且分布暗色斑點;胸鰭透明,基部有一白色斑點。(2019/9/3)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珊瑚礁區或外圍的礁沙混合區。雜食性,以有機碎屑和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印度-太平洋熱帶海域,台灣目前發現於東部、南部、北部等周圍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不具漁業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