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Pseudogobius masago  
發音 
Pseudogobius masago小口擬鰕虎
by: ©陳義雄
命名者 (Tomiyama, 1936) 棲息深度 - 公尺
中文名 小口擬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小口擬鰕虎魚 
最大體長 2.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小擬鰕虎 
世界分布 日本至南中國海   台灣分布 西部 
棲息環境   模式種產地
日本千葉縣海岸 
同種異名 Gobius ornatus masago   
參考文獻 Chen et al (1996)  Tomiyama, I. 1936 陳正平, 邵廣昭, 詹榮桂, 郭人維, 陳靜怡 2010 
典藏標本 ASIZP0057446 ASIZP0080548 ASIZP0080549 ASIZP0080847 ASIZP0807476 ASIZP0807477 ASIZP0807581 ASIZP0917476 ASIZP0917477 ASIZP0917581 NMMBP02068 NMMBP02683 NTUM01743 NTUM01748 NTUM01749 NTUM01844 NTUM07716  
典藏基因2016-07-15,Yung-Chieh,CO1,100% 2016-07-15,Yung-Chieh,CO1,100%
英文俗名 Fat-nose g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型略延長,前方圓鈍而後部側扁。頭中大,眼大且位置高。雄魚吻部稍微長於雌魚,口裂略小;吻部閉合時,上頜略微較下頜突出。 第一背鰭鰭條數VI;第二背鰭鰭條數I/7-8;臀鰭鰭條數I/7-8;胸鰭鰭條數14-17。成熟雄魚及雌魚的第一背鰭皆略呈圓弧形且低平,無任何絲狀延長。 縱列鱗數28-29;橫列鱗數8-9;背鰭前鱗列數6-8。體側被覆著大型櫛鱗,背前鱗區及後鰓蓋被覆著大型圓鱗,腹側腹鰭前方區域被覆著小型圓鱗,頭背部前方區域則裸露無鱗。 頭部及軀體底色為淺黃褐色,體側中間區域5個形狀破碎的水平分布黑色狹長形斑塊。體側上半部具有許多黑色雜斑,體鱗具有黑褐色邊緣,腹面為淡黃白色。眼窩下方具有一條灰黑色粗條紋,往下傾斜的延伸至頰部的下緣;眼窩後緣下方另外有一條灰黑色粗條紋往後傾斜至前鰓蓋區域。眼窩前緣下方另外有一條黑褐色粗條紋,往前傾斜的延伸至吻部的前緣。胸鰭基部的中上方區域具有一個灰黑色斑塊。尾鰭基部具有兩個上下排列的黑色橢圓形斑塊,上方的斑塊大而明顯,位於尾鰭基部中央位置,下方的斑塊小而不明顯,位於尾鰭基部下緣位置,兩個斑塊彼此分離。 第一背鰭的鰭膜呈淺灰白色,無明顯大型斑塊分布,鰭膜散布一些細小的灰色斑點,成熟雄魚的第一背鰭具有淡黃色邊緣,雌魚則無。第二背鰭的鰭膜呈淺灰白色,鰭膜散布一些細小的灰色斑點,在第二背鰭中間區域具有一道水平分布的黑色點紋,成熟雄魚的第一背鰭有時具有淡黃色邊緣,雌魚則無。胸鰭淺灰白色無點紋。雄魚與雌魚的腹鰭皆呈淺灰白色。雄魚與雌魚的臀鰭鰭膜呈淺灰白色無點紋,並具有狹窄的白色邊緣。成熟雄魚與雌魚的尾鰭鰭膜皆具有3-5列排列不規則的黑色線紋。

棲所生態

棲息於河口與紅樹林棲地類型的半淡鹹水域之中。 

地理分布

分布於日本、韓國、台灣與中國 

漁業利用

無漁業利用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