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Redigobius bikolanus  
發音 
Redigobius bikolanus拜庫雷鰕虎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Herre, 1927) 棲息深度 0 - 2公尺
中文名 拜庫雷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斑紋雷鰕虎魚 
最大體長 2.9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巴庫寡棘鰕虎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北部、南部、恆春半島、東部 
棲息環境 純淡水  模式種產地
菲律賓阿爾拜省。 
同種異名 Gobius flavescens, Gobius johnstoniensis, Mahidolia pagoensis, Parvigobius immeritus, Pseudogobius bikolanus, Redigobius horiae, Redigobius versicolor, Stigmatogobius minutus, Stigmatogobius versicolor, Vaimosa bikolana, Vaimosa horiae, Vaimosa montalbani, Vaimosa novaehebudorum ...共14筆..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Akihito, P. etc. 197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69057 ASIZP0069058 ASIZP0069059 ASIZP0069060 ASIZP0069061 ASIZP0069062 ASIZP0069063 ASIZP0069064 ASIZP0069065 ASIZP0069066 ASIZP0069067 ASIZP0069068 ASIZP0069069 ASIZP0069070 ASIZP0069071 ASIZP0069072 ASIZP0069073 ASIZP0069074 ASIZP0069326 ASIZP0069328 ASIZP0069331 ASIZP0069332 ASIZP0069348 ASIZP0069350 ASIZP0069355 ASIZP0072547 ASIZP0072548 ASIZP0072664 ASIZP0074554 ASIZP0079289 ASIZP0805233 ASIZP0805234 ASIZP0805347 ASIZP0915237 ASIZP0915238 ASIZP0915347 ...列出全部36筆... 
典藏基因2011-08-18,張家豪,CO1,100% 2011-08-18,張家豪,CO1,100% 2015-11-01,Yu-Ming Shih,CO1,100%
英文俗名 Speckled goby; Bigmouth goby 
瀕危狀態 LR/nt IUCN 瀕危狀態:Lower Risk/near threatened  1996-08-01   LC 2017淡水魚紅皮書:LC
形態特徵

體型略延長,前方略圓鈍而軀幹明顯側扁。體高略高。頭中大,眼大且位置高。雄魚吻部稍微長於雌魚,口裂大小中等,雄魚口裂明顯較雌魚大,最大可延伸至眼窩後緣的垂直下方位置,雌魚則僅延伸至眼窩前緣的垂直下方位置;吻部閉合時,上頜略微較下頜突出。前鼻孔有較長的管狀邊緣突起,向前延伸突出於上唇。 第一背鰭鰭條數VI;第二背鰭鰭條數I/7;臀鰭鰭條數I/6;胸鰭鰭條數16-18 。成熟雄魚的第一背鰭略呈三角形且延長;成熟雌魚第一背鰭較低,沒有明顯延長,壓平時往後延伸,在雌魚僅僅抵達距離第二背鰭前緣基部的位置。臀鰭的起點相對於第二背鰭的第一根軟條基部之垂直位置;腹鰭大而近似圓形;尾鰭呈橢圓形,且具有圓形後緣。 縱列鱗數26-27;橫列鱗數8;背鰭前鱗列數6-8;胸鰭基部上方起始點至第一背鰭基部起始點鱗列數5。體側被覆著大型櫛鱗,背前鱗區及後鰓蓋被覆著大型圓鱗,腹側腹鰭前方區域被覆著小型圓鱗,頭背部前方區域則裸露無鱗。後鰓蓋區域被覆著少量圓鱗,頰部則裸露無鱗。 頭部及軀體底色為淺褐色或黃褐色,體側中間區域具有5個形狀破碎的縱向黑色斑塊。體鱗具有黑褐色邊緣,腹面為淡黃白色。眼窩前緣下方有一條黑褐色粗條紋,往前傾斜的延伸至吻部的前緣。頰部具有黑褐色粗條紋所交叉構成的網紋,後鰓蓋的中央位置具有一個傾斜的粗條紋。胸鰭基部的上緣具有兩個前後排列的黑色斑塊,胸鰭基部的下緣具有一個黑色斑塊。尾鰭基部具有兩個上下排列,且大小相近的黑色橢圓形斑塊,兩個斑塊前端通常稍微彼此相連,形成“ < ”的形狀。 成熟雄魚第一背鰭的鰭膜呈淺黃色,雌魚第一背鰭的鰭膜呈淺灰白色,雄魚及雌魚的第一背鰭鰭膜在下緣及上緣各具有一道縱向灰黑色帶,而在V-VI之間的鰭膜下緣區域具有一個明顯的圓形黑色斑塊。成熟雄魚第二背鰭鰭膜呈淺黃色,雌魚第二背鰭的鰭膜呈淺灰白色,在中間區域具有3道縱向分布的黑色點紋 (2018/03/15 黃世彬編寫)。

棲所生態

河口半淡鹹水域與溪流下游感潮帶附近淡水域。 

地理分布

已知分布於日本、台灣、中國、菲律賓、斐濟、新喀里多尼亞與帛琉。 

漁業利用

體型小,無漁業利用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