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Rhinogobius henchuenensis  
發音 
Rhinogobius henchuenensis恆春吻鰕虎
by: 黃世彬
命名者 Chen & Shao, 1996 棲息深度 0 - 1公尺
中文名 恆春吻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恆春吻鰕虎魚 
最大體長 9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恆春吻鰕虎魚 
世界分布 臺灣 [臺灣特有種]   台灣分布 恆春半島 
棲息環境 純淡水  模式種產地
臺灣屏東縣楓港溪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與方,1999) 
典藏標本 ASIZP0057241Holotype ASIZP0057242Paratype ASIZP0057243Paratype ASIZP0072755 ASIZP0072839 ASIZP0072840 ASIZP0072921 ASIZP0072922 ASIZP0074144 ASIZP0805437 ASIZP0805507 ASIZP0805508 ASIZP0805546 ASIZP0805547 ASIZP0915437 ASIZP0915507 ASIZP0915508 ASIZP0915546 ASIZP0915547 NMMBP05914 NMMBP05987 NTMP1445 NTOUP200709-001 NTOUP200709-022 NTOUP200709-023 NTOUP200709-029 NTOUP200709-030 NTOUP200709-032 NTOUP200709-033 NTOUP200709-034 NTOUP200910-106 NTOUP200910-118  
典藏基因2012-10-15,張家豪,CO1,100%
英文俗名 Henchuen Rhino-g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EN 2017淡水魚紅皮書:EN
形態特徵

第一背鰭VI,第二背鰭I, 7-9,臀鰭I, 7-8,胸鰭18-21,腹鰭I,5,縱列鱗34-37,橫列鱗11-13,背鰭前鱗列12-16。 體延長,圓鈍而後方側扁,頭部大,吻部短而尖,眼間距窄。口大,唇部肥厚。體披覆著櫛鱗,鰓蓋及頰部無鱗。 眼前有兩條斜向吻端及上顎的紅色線紋。尾鰭外緣橘紅色,有一些不明顯的垂直橫紋,尾鰭基部有兩個垂直排列的斑紋。 一般體長3-5公分,最大可達9公分 (2018/03/15 黃世彬編寫)。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溪流上、中、下游的清澈水域之中。肉食性,以水中小型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臺灣恆春半島的溪流之中。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無漁業利用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