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Stenogobius ophthalmoporus  
發音 
Stenogobius ophthalmoporus眼帶狹鰕虎
by: 廖振亨
命名者 (Bleeker, 1853) 棲息深度 - 公尺
中文名 眼帶狹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眼帶狹鰕虎魚 
最大體長 14.2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苦甘仔、狗甘仔、高身種子鯊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模式種產地
印尼摩鹿加群島 
同種異名 Aparrius sabagensis, Chonophorus lachrymosus, Ctenogobius lacrymosus, Gobius lacrymosus, Gobius ophthalmoporus, Stenogobius lachrymosus, Stenogobius lacrymosus   
參考文獻 台灣淡水及河口魚圖鑑(周及高,2011)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6767 ASIZP0072666 ASIZP0805349 ASIZP0915349 NTUM01718 USNM00191230  
英文俗名 Eye-band goby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LC    LC 2017淡水魚紅皮書:LC
形態特徵

體延長,體高稍高而側扁;眼中庸而位於頭前部背緣,眼間隔稍小於眼徑;吻短而吻端鈍,口裂小而開於吻端,呈稍斜位;上頷末端達眼前緣下方;左右鰓膜下端而附著於峽部;第一背鰭棘延長呈絲狀;左右腹鰭連合成吸盤狀;體後半部被櫛鱗;頰部及鰓蓋有的個體具鱗;體淡褐色,眼下緣具黑色橫帶。(2019/05/29)

棲所生態

分布於溪流下游至河口的水域中,底棲性魚種,以小型脊椎與無脊椎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亞洲,日本、台灣、越南、菲律賓及印尼等地。臺灣地區棲息於溪流下游到河口等水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無漁業利用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