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Stiphodon percnopterygionus  
發音 
Stiphodon percnopterygionus黑鰭枝牙鰕虎
by: 張廖年鴻、詹見平、詹毓邦
命名者 Watson & Chen, 1998 棲息深度 - 公尺
中文名 黑鰭枝牙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黑鰭枝牙鰕虎魚 
最大體長 4.2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甘仔魚、狗甘仔 
世界分布   台灣分布 北部、東部、蘭嶼綠島 
棲息環境 純淡水  模式種產地
日本沖繩縣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台灣淡水及河口魚圖鑑(周及高,2011)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Watson, R. E. etc. 1998 
典藏標本 ASIZP0072544 ASIZP0072545 ASIZP0072546 ASIZP0805230 ASIZP0805231 ASIZP0805232 ASIZP0915234 ASIZP0915235 ASIZP0915236 NMMBP03859 NMMBP03860 NMNSF01089 NTOUP200709-002 NTOUP200709-003 NTOUP200709-004 NTOUP200709-005 NTOUP200709-007 NTOUP200709-008 NTOUP200709-009 NTOUP200709-010 NTOUP200709-013 NTOUP200910-085  
英文俗名 Goby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DD    LC 2017淡水魚紅皮書:LC
形態特徵

背鰭VI-I , 10~11 ; 臀鰭 I , 10 ; 胸鰭 14 ; 縱列鱗 32~34 ; 橫列鱗 9~10 ; 背鰭前鱗 5~13。 體頗延長,前部亞圓筒形,後部側扁。背、腹緣線較平直。頭略小,前方較扁平。吻短而扁平,前端圓鈍而前凸。眼大,上側位。口較小,下位。口裂約成水平狀;上頷稍包被下頷。鰓裂較狹,僅達胸鰭基部下方。 體側被有較大的櫛鱗,除背前區外,頭部皆裸出無鱗,雄魚的第一背鰭第3、4鰭棘特別延長,平臥至少可超過第二背鰭第2軟條的基部後方。雌魚的第一背鰭各棘約等長。胸鰭寬大。 雄魚的體色變異較大,主要呈棕色,帶有金黃色或橘色的光澤;頭部呈藍青色的光澤,眼下具一垂直的黑紋,體側各鰭後方具黑褐色班。第一背鰭呈藍黑色或暗紅黑色。第二背鰭及臀鰭呈暗紅色,並有深褐色的點紋。雌魚成淡米黃色而透明,體側具有2條明顯的黑褐色縱線。尾鰭基部具一黑斑。第二背鰭具褐色的斑點。(2019/04/23)

棲所生態

生活在水質較清澈的溪流河川中。喜歡在稍緩流的潭區邊緣或潭頭等水域中活動。雄魚受到驚嚇時,體色會產生變化。屬於底棲的小型魚類。常攀附在岩石面上啄食附著性的藻類,或是攝食小型的無脊椎懂物。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於台灣東部以及南部各河川的中下游區的淡水域中。  

漁業利用

小型魚種,無重要漁業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