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Tridentiger bifasciatus  
發音 
Tridentiger bifasciatus雙帶縞鰕虎
by: 陳靜怡
命名者 Steindachner, 1881 棲息深度 0 - 10公尺
中文名 雙帶縞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雙帶縞鰕虎魚 
最大體長 12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甘仔魚、狗甘仔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西南部、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河口  模式種產地
日本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台灣河口魚類誌(陳及方,1999);台灣淡水及河口魚圖鑑(周及高,2011)  Steindachner, F. 1881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73275 ASIZP0073276 ASIZP0073277 ASIZP0805750 ASIZP0805751 ASIZP0805752 ASIZP0915750 ASIZP0915751 ASIZP0915752 NMMBP02007 NMMBP02008 NMMBP02009 NMMBP02013 NTOUP201207-750  
典藏基因2012-10-25,柯慧玲,CO1,100% 2012-10-25,柯慧玲,CO1,100% 2012-10-25,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Shimofuri goby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LC    
形態特徵

背鰭VI-I , 11~13 ; 臀鰭 I , 9~11 ; 胸鰭 18~21 ; 縱列鱗 54~60 ; 橫列鱗 15~22。 體延長,前部圓筒形,後部側扁。頭部中大,前部略平扁。吻短小而圓鈍。眼中大,上側位,眼間隔寬大。口裂頗大,上頷向後延伸可達或超過眼中部的下方。鰓裂略小。頰部具有4列水平向的感覺乳突。雄魚的頰部則極為膨大。體側被有較小的櫛鱗,頭部裸出無鱗;背前區的鱗列,個體的變異較大。第一背鰭棘未延伸成絲狀。胸鰭的上方無游離的齊條。尾鰭呈長圓形。體色呈黃棕色或褐色,雌魚的體色較淡。雄魚的體側具褐色的橫帶,雌魚則無此橫帶。雄魚的體兩側各有2條較明顯的黑褐色縱線。頰部、鰓蓋以及頭腹面具有許多不規則的白斑。胸鰭基部上方據一大型的黑斑。尾鰭具有數列褐色的點紋。(2019/04/24)

棲所生態

生活在河口的半淡鹹水區域,以及內灣、沿海沙泥底質的水域中。屬於肉食性的底棲魚類,主要以小魚、小型甲殼類為食。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台灣西部、北部河川的河口區。族群量極為普遍。 

漁業利用

小型魚種,無重要漁業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