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Upeneus vittatus  
發音 
Upeneus vittatus多帶緋鯉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Forsskål, 1775) 棲息深度 5 - 100公尺
中文名 多帶緋鯉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鬚鯛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82 Mull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多帶緋鯉 
最大體長 28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秋姑、鬚哥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紅海吉達 
同種異名 Mullus vittatus, Upeneus vitat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Forsskål, P. 177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5569 ASIZP0058829 ASIZP0062391 ASIZP0064852 ASIZP0064890 ASIZP0074771 ASIZP0075234 ASIZP0080688 ASIZP0800437 ASIZP0800443 ASIZP0806708 ASIZP0910437 ASIZP0910443 ASIZP0916708 FRIP01173 FRIP20351 FRIP21553 NMMBP02668 NMMBP03549 NMMBP03592 NMMBP04511 NMMBP06685 NMMSTP00267 NTUM00755 NTUM00756 NTUM00757 NTUM02280 SU7989  
典藏基因2008-03-24,Kui-Ching Hsu,CO1,100% 2012-01-02,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Striped goatfish; Yellowstriped goatfish; Yellowbanded goatfish; Yellow-banded goatfish; Yellow striped goat fish; Bandedtail goatfish; Goatfish; Goat 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稍側扁,呈長橢圓形。頭中大;口小,下位;吻圓鈍;上下頜齒細小,鋤骨與腭骨具齒,均多形成絨毛狀齒帶;上頜延長至眼下方約1/3處。頦部縫合處具一對長鬚。前鰓蓋骨後緣平滑;鰓蓋骨後緣具一短棘;鰓蓋膜與峽部分離;鰓耙數7-9 + 18-21。體被中大櫛鱗,易脫落;側線完全,側線鱗數34-36,側線鱗上之側線管分枝。背鰭兩個,彼此分離;胸鰭軟條數15-17(通常為16);尾鰭叉尾形。體背銀灰色,體側銀白色,有時帶淡紅色光澤,並有4-5條金黃色的縱帶,腹部通常帶黃色。第一背鰭末端有一黑色斑塊,二個背鰭的鰭膜上亦有黃色的縱帶,尾鰭上葉有4-5條及下葉有3條黑色或褐色的斜紋。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砂泥底質的潟湖或礁砂混合區海域,尤其是水質稍為混濁的水域較為常見。喜歡成群活動,在較深的水域亦有分布。以底棲的軟體動物及甲殼類為食。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 西起紅海及非洲東岸,東到夏威夷、馬貴斯及社會群島,北起琉球群島,南至新加勒多尼亞。臺灣南部及西部海域有產。 

漁業利用

漁期全年皆有,可利用底拖網、流刺網或延繩釣等漁法採獲,屬中型食用魚,適宜用煎炸或煮味噌湯皆不錯。特殊之覓食行為,故常被水族館做展示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