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Hemiglyphidodon plagiometopon  
發音 
Hemiglyphidodon plagiometopon密鰓雀鯛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eeker, 1852) 棲息深度 1 - 20公尺
中文名 密鰓雀鯛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雀鯛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11 Pomacent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密鰓魚 
最大體長 15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厚殼仔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沙、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新加坡 
同種異名 Abudefduf melanopselion, Glyphisodon batjanensis, Glyphisodon plagiometopon, Hemiglyphidodon plagiometapon, Hemiglyphidon plagiometopon   
參考文獻 Fishbase(2005)  Lassuy, D.R. 1980 
典藏標本 ASIZP0057403 ASIZP0058082 ASIZP0072444 ASIZP0072466 ASIZP0805130 ASIZP0805152 ASIZP0915134 ASIZP0915156 NMMSTP00748  
典藏基因2011-07-20,柯慧玲,CO1,100% 2011-07-20,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Purple-spotted demoiselle; Lagoon damsel; Lagoon damselfish; Giant farmer 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吻稍長而略尖。眼中大,上側位。口小,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單列,齒端具缺刻。眶下骨具鱗,後緣則平滑;前鰓蓋骨後緣亦平滑。體被櫛鱗;側線之有孔鱗片14-17個。背鰭單一,軟條部不延長而呈尖形,硬棘XIII,軟條13-15;臀鰭硬棘II,軟條13-15;胸鰭鰭條16-17;鰓耙數65-85;尾鰭叉形,末端呈圓形,上下葉外側鰭條不延長呈絲狀。體一致呈黃褐色至暗褐色。稚魚的腹部後方是橘黃色,褐色的背部前方的臉部與背部上許多藍色線紋與斑點。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周圍遮蔽的潟湖與岸礁區內的樹枝狀珊瑚,通常在底部有許多藻類的珊瑚基底區域活動。以藻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 包括臺灣、泰國 (普吉島) 、中國、菲律賓、印尼、新幾內亞、帝汶海 (艾甚摩堡礁) 、西澳大利亞、大堡礁、新不列顛與索羅門群島等。臺灣南部及東沙島偶可見。 

漁業利用

中小型之雀鯛,可食用,一般不為漁獲對象魚。有人將其作觀賞魚之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