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Epinephelus chlorostigma  
發音 
Epinephelus chlorostigma密點石斑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Valenciennes, 1828) 棲息深度 4 - 290公尺
中文名 密點石斑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鮨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38 Serra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密點石斑魚 
最大體長 7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石斑、過魚、白麻、碎米鱠、珠鱠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澎湖、小琉球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塞舌爾 
同種異名 Serranus areolatus japonicus, Serranus assabensis, Serranus celebicus multipunctatus, Serranus chlorostigma, Serranus geoffroyi, Serranus reevesii, Serranus tauvin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Carpenter, K. E. etc. 1999 
典藏標本 ASIZP0054821 ASIZP0055541 ASIZP0063381 ASIZP0802637 FRIP20439 FRIP21799 FRIP21852 NMMBP00017 NMMBP01217 NMMBP04507 NMMBP06580 NTMP0576 NTUM00812  
英文俗名 Brownspotted grouper; Brown-spotted grouper; Brownspotted rockcod; Group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8-3.3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微凹。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或無,兩側齒細尖,下頜約2-4列。鰓耙數8-11+15-18。前鰓蓋骨後緣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48-53;縱列鱗數96-122。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6-18;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截形或略為彎月形。頭部、體側及各鰭具小、不規則且彼此緊貼的暗褐色斑點,底色則形成淡色網狀條紋;尾鰭通常具白緣。

棲所生態

熱帶海域常見之魚類,生活棲所多變,自海藻床至水深200公尺處之外礁斜坡區皆可見其蹤跡,亦常見於砂泥底之大陸棚。主要以小魚為食,亦捕食甲殼類。大約長至35-45公分時會性轉變,由雌性轉為雄魚,但並非所有的雌魚會性轉變。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至非洲東岸、紅海,東至西太平洋,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新加勒多尼亞。臺灣西部及澎湖海域最多。 

漁業利用

具經濟性之食用魚。一般漁法以拖網及一支釣捕獲。清蒸食用佳。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