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Enneapterygius minutus  
發音 
Enneapterygius minutus小雙線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Günther, 1877) 棲息深度 0 - 5公尺
中文名 小雙線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三鰭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45 Tripteryg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小雙線鳚 
最大體長 3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狗鰷、三鰭鳚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北部、澎湖、蘭嶼、綠島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西薩摩亞 
同種異名 Enneapterygius cerasinus, Enneapterygius pardochir, Enneapterygius punctulatus, Enneapterygius sp., Enneapterygius tusitalae, Enneapterygius waigiensis, Tripterygion atrogulare, Tripterygion callionymi, Tripterygion minutus, Tripterygion punctulatum, Tripterygion waigiense, Tripterygium callionymi, Tripterygium minutum ...共14筆..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Fricke, R., 1997. Tripterygiid fishes of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with descriptions of 15 new species, including an annotated checklist of world Tripterygiidae (Teleostei).. Theses Zool. 29:1-607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Fricke, R. 1997 
典藏標本 NTUM07843 NTUM07844 NTUM07845  
英文俗名 Minute triplefin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形小,圓柱狀。吻尖,上頜向後延伸至眼前緣下方;上下頜齒小,外列齒較大;鋤骨齒排列呈倒 V形;腭骨無齒。眼眶上緣皮膜與鼻瓣膜均細長,無鋸齒緣。頤部感覺孔 3+1+3。頭、頸、腹部及胸鰭基無鱗,其餘被櫛鱗;第一與第二背鰭基無鱗;腹部後緣無圓鱗;側線不連續,分為前後二段,前段側線為孔鱗,孔鱗側線不陡降,末端位於第二背鰭第八至第九棘下方;後段側線為缺刻鱗,缺刻側線鱗從孔鱗側線末端起延伸至尾柄;最後孔鱗與缺刻側線鱗列之間具一鱗列;側線上鱗列 3。D. III+XI-XII+8-9;A.I +15-17;P. ii-iii+4-5+vi-vii; L.l. 13-14+19-20。背鰭分成三枚;胸鰭末端達最後一側線孔鱗,或稍後方,即在第二背鰭的第九至第十棘下方。體土黃色,腹部色較淡;體具許黑色素胞,多分布在各鱗緣;另具少許小白斑;頭部色較深,上頜至眼前緣具一白帶;從吻端至胸鰭基,黑色素胞較密集,形成一寬縱帶;胸鰭具密集的黑色素胞,但有二條白橫線。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具強湧浪的向海礁區,也可發現於海灘岩石附近,或褐藻等繁生的水域。以藻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印尼、日本與琉球群島,東至美屬薩摩亞,南至澳洲等。臺灣分布於南部、北部、澎湖、蘭嶼及綠島等。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僅具學術研究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