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Pseudorhombus elevatus  
發音 
Pseudorhombus elevatus高體斑鮃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Ogilby, 1912 棲息深度 7 - 200公尺
中文名 高體斑鮃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牙鮃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92 Paralichthy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高體斑鮃 
最大體長 2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扁魚、皇帝魚、半邊魚、比目魚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澳洲昆士蘭州 
同種異名 Pseudorhombus affinis, Pseudorhombus arsius, Pseudorhombus elevate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鰈形目(李&王, 1995);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李思忠, 王惠民 1995 
典藏標本 ASIZP0060488 ASIZP0804896 ASIZP0914896 NMMBP04872 NMMBP04873 NMMBP04874 NMMBP06113 NMNSF00508 NTUM05478 NTUM05533  
典藏基因2015-10-23,Chia-Hao Chang,CO1,%
英文俗名 Ringed flounder; Deep-bodied flounder; Deep flounder; Flat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卵圓形; 兩眼均在左側;兩眼間具狹小骨脊,上眼稍較下眼稍前,上眼前方有凹陷。頭中型。口稍大;上頜延伸至下眼中央下方,由背鰭起點至後鼻孔的直線通過上頜骨未緣或其後方;上下頜齒小而密,不為大犬齒狀。鰓耙適長、堅硬且具鋸齒,呈櫛狀,第一鰓弓鰓耙數4-6+11-17。鱗中型,背鰭與臀鰭鰭條均被鱗,眼側被櫛鱗,盲側被圓鱗;左右側均具側線,鱗數67-74。背鰭起點在鼻孔前緣上方,軟條數68-74;臀鰭軟條數52-58;胸鰭短於頭長;尾鰭楔形。體淡褐色,體有許多環紋及小暗點散在,側線彎曲部及直走部相接處具一大眼斑,直走部上另有2個較小之暗斑;盲側灰白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大陸棚砂泥質的海域。肉食性魚類,主要捕食底棲性的甲殼類或是其它種類的小魚。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阿拉伯灣及非洲東岸,北至臺灣,南至澳洲。臺灣主要分布於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經濟性魚種,一般漁法以一支釣、底拖網或延繩釣捕獲。肉質佳,以清蒸或紅燒食之。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