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Benthobatis yangi
Benthobatis yangi楊氏深海電鱝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Carvalho, Compagno & Ebert, 2003 棲息深度 200 - 400公尺
中文名 楊氏深海電鱝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雙鰭電鱝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043 Narcin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楊氏深海電鰩 
最大體長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電魴、雷魚 
世界分布 臺灣至南中國海 [臺灣特有種]   台灣分布 西南部 
棲息環境 深海  模式種產地
臺灣東港 
同種異名 Benthobatis moresbyi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de Carvalho M.R., L.J.V. Compagno and D.A.Ebert. 2003. Benthobatis yangi, a new species of blind electric ray from Taiwan (Chondrichthyes: Tropediniformes: Narcinidae). Bull. Mar. Sci., 72 (3): 923-939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Carvalho, M. R. de, L. J. V. Compagno etc. 2003 
典藏標本 ASIZP0053981 ASIZP0057800 ASIZP0063155 ASIZP0066397 ASIZP0066418 ASIZP0066439 ASIZP0801907 ASIZP0801908 ASIZP0801909 ASIZP0807620 ASIZP0807621 ASIZP0807638 ASIZP0911907 ASIZP0911908 ASIZP0911909 ASIZP0917620 ASIZP0917621 ASIZP0917638 NMMBP02083 NMMBP02767 NMMBP04991 NTUM01712 SIO70-274n  
英文俗名 Yang's blind ra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以前所記載之深海電鱝(Benthobatis moresbyi)為本種之誤鑑。體盤橢圓且細長,體盤邊緣有一條連續的曲線,與吻部、胸鰭前緣、胸鰭頂點,後緣及內緣不明顯,胸鰭後緣及內緣與尾巴基部相連接。皮膚腹部表面可見橢圓形發電器。洩殖孔至尾部距離為吻到洩殖孔距離之2.5倍。噴水孔前之頭長為兩噴水孔間距之三倍;嘴至吻的距離為兩鼻瓣外側距離的三倍。鰓裂小稍呈圓拱形,第三鰓裂通常最大。鼻瓣短,前鼻瓣獨立但中間具有隔膜。吻稍厚,嘴唇光滑周圍嘴圍繞中等大的溝槽,嘴角具明顯的唇瓣且包住唇軟骨。嘴寬度為兩噴水孔間距之1.5倍。嘴及顎尖端形成短管狀可幫助開口或增加持久度;上排牙齒15列,下排牙齒14列。體盤兩側呈灰紫色或黑紫色,浸漬福馬林後褪色成深褐色;背鰭、腹鰭及尾鰭邊緣顏色較淡;腹面表面有不規則之淡奶油色斑點位於腹鰭及尾鰭位置上。(陳柔蓉、林沛立2012/11編寫)

棲所生態

屬深海底棲生物。  

地理分布

分布於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各熱帶和亞熱帶海區,產於臺灣西南部。  

漁業利用

偶由底拖網捕獲,非重要之經濟魚類。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