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鰭電鱝科之科解說

臺灣地區 雙鰭電鱝科 計有魚種 4 種
科名:
Narcinidae  
發音 
科俗名:Electric rays
中國大陸科名 雙鰭電鰩科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世界上所有熱帶至溫帶海域。
   
形態特徵:
頭部、軀幹和胸鰭連成一體,形成一肥厚而光滑之圓體盤,和尾鰭明顯分開,且尾長約和體盤相等或略小,兩側通常各具一縱走之皮褶;眼睛退化或很小;噴水孔與眼有一定距離,後緣光滑或具乳突。口小,唇厚,能稍微突出。具強大之唇軟骨。齒細小,鈍圓或具尖頭,排列緊密成鋪石狀。背鰭位於小尾鰭之上,一枚、兩枚或缺如;腹鰭小型,部分為胸鰭覆蓋,左右內緣或分離,或癒合。頭側及胸鰭具有衍生自游離肌肉且發育良好可強力發電之發電器。全世界計有2亞科(雙鰭電鱝亞科 Narcininae及單鰭電鱝亞科 Narkinae)9屬約37種(Nelson, 2006),臺灣紀錄3屬4種(Shen et al., 1993;臺灣魚類資料庫, 2016)。 
棲所生態:
砂泥地底棲性魚類。有些魚種體長可達1公尺以上。行動緩慢,時常將自己埋在底質之下。獨居或成群活動,視種類而異。具有領域性。位於頭側與胸鰭間之電器可發電以擊昏獵物,甚至可擊退人類之侵擾。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 
Benthobatis yangi楊氏深海電鱝
Narcine brevilabiata短唇雙鰭電鱝
Narcine lingula舌形雙鰭電鱝
Narke japonica日本單鰭電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