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Okamejei boesemani  
發音 
Okamejei boesemani鮑氏甕鰩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Ishihara, 1987) 棲息深度 70 - 90公尺
中文名 鮑氏甕鰩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鰩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048 Raj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鮑氏岡村鰩 
最大體長 5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鮑氏鯆魮、鮑氏岡村鰩、魴仔、尿騷魴(澎湖)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澎湖 
棲息環境 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中國東海 
同種異名 Raja boesemani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5);Ishihara, H. 1987. Revision of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pecies of the genus Raja. Jap. J. Ichthyol. 34(3): 248-255.   Ishihara, H. 1987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MTP0085 MTP0113 NMMBP04715 NMMBP08846 NMMBP08853 NMNSF01432  
英文俗名 Boeseman's skate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盤呈菱形,體盤長為全長55.7-62.7%,吻堅硬且尖,背部頭長為兩眼眶距之4.81-5.39倍,背部頭長為眼眶到吻之長度的67.7-71.7%;兩眼眶距離與眼眶長度相當。尾部粗壯,其長度大於或小於尾前體長,尾部向後延伸後漸漸變細。尾前體長為全長之21.1-24.1%,尾長為43.6-48.8%。兩背鰭大小相當,兩背鰭之間距離大於第一背鰭基部長的一半,且通常少於基部長度。嘴稍呈拱形,公魚上排牙齒約32-53列,齒尖銳;雌魚牙較平坦,約39-52列。體盤背面具有許多刺,項棘0-4根,最多1-3根,眼眶周圍的刺約3-13根,通常6-9根;兩背鰭間的刺2-6根。雌雄幼魚尾部僅一列刺,成熟雌魚有5列,雄魚為3列;雄魚鼻翼及臉頰周圍刺發達。背部體色呈黑褐色,吻部呈半透明;背上散佈不均勻之黑色斑點,斑點聚集如花環般的花紋,花紋有時會在體盤左右對稱分布。體盤腹部通常呈灰白色,浸漬標本後呈顏色較暗。(陳柔蓉、林沛立2012/11編寫)

棲所生態

屬近底棲息,棲息於沿岸水深約70~90公尺。  

地理分布

分布於日本中部和南部、朝鮮西南部、中國黃海和東海沿海。  

漁業利用

拖網漁業所混獲的魚種,較無經濟價值,可提供養殖用的飼料使用,但近年來由於傳統經濟性種類漁獲數量有逐漸下降的趨勢,因此也開始有食用小型鰩種的情形發生。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