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stronesthes trifibulatus  
發音 
Astronesthes trifibulatus三絲星衫魚
by: 邵廣昭
命名者 Gibbs, Amaoka & Haruta, 1984 棲息深度 0 - 670公尺
中文名 三絲星衫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巨口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182 Stom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三絲星衫魚 
最大體長 1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巨口魚 
世界分布 印度至泛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北部 
棲息環境 大洋、深海、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夏威夷群島 
同種異名 Astronesthes trifibulata   
參考文獻 Liao et al., 2005; Gibbs et al., 1984  Gibbs, R. H., Jr., K. Amaoka etc. 1984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7164 ASIZP0063415 ASIZP0063416 ASIZP0063417 ASIZP0080172  
英文俗名 Triplethread snaggletoot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Gibbs et al. (1984)描述本種時,使用一尾採自臺灣的標本為副模(HUMZ 98392)。胸鰭條數:6-8; 腹鰭軟條數:7;背鰭軟條數:12-14; 臀鰭軟條數: 17-20;發光器排列:IP 10-11, PV 16-17, VAV 20-24, AC 11, IC 58-62, OA 37-41; 頭部未形成發光組織;胸鰭前之腹部縱列發光器排列呈直線狀;下頷鬚長度大於頭長,末端膨大區具一長鞭毛、兩端各形成一短鞭毛。體色:身體及頭部略具金屬光澤;腹部縱列發光器於新鮮時呈金黃色;胸鰭及腹鰭鰭膜上具黑色素;下頷鬚莖部黑色,末端膨大區白色。

棲所生態

大洋性表層至中層魚類,生態習性不甚清楚。臺灣海域深度記錄自海水表層至717公尺。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印度-太平洋熱帶及副熱帶海域之表層至中層洋帶。包括台灣東北部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經濟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