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allogobius maculipinnis
Callogobius maculipinnis斑鰭硬皮鰕虎
by: ©Winterbottom, Richard
命名者 (Fowler, 1918) 棲息深度 1 - 7公尺
中文名 斑鰭硬皮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斑鰭美鰕虎魚 
最大體長 6.8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甘仔魚、狗甘仔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菲律賓 
同種異名 Callogobius irrasus, Drombus irrasus, Drombus maculipinnis, Intonsagobius kuderi, Intonsagobius vanclevei   
參考文獻 1. Randall, J. E. 2005. Reef and shore fishes of the South Pacific. New Caledonia to Tahiti and the Pitcairn Islands. i-xii + 1-707;2. 伍漢霖、鐘俊生 等。2010。中國動物誌。硬骨魚綱。鱸形目 (五)- 蝦虎魚亞目。科學出版社。北京。951 pp.  Fowler, H. W. 1918 Lachner, E. A. etc. 197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RUSI34966 RUSI35105 USNM00213847 USNM00297050 USNM00297105 USNM00298435 USNM00300016 USNM00313871  
英文俗名 Ostrich g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第一背鰭:Ⅵ;第二背鰭:Ⅰ, 9;臀鰭:Ⅰ, 7~8;胸鰭:17~19。縱列鱗 22~25;背鰭前鱗 6~7。身體延長,前部圓筒型、後部側扁,標準體長為魚體高的 4倍,呈現鈍圓狀。頭平扁,頭寬大於頭高。上頜、頰部具有肉質皮瓣構造數個。第一背鰭稍高於第二背鰭,第一背鰭第二根鰭棘稍延長呈絲;尾鰭圓形,長度僅等於或稍大於頭長;胸鰭末端延伸超過臀鰭基部;腹鰭短,相連癒合成吸盤狀。體上部呈淡棕色,下部淺色;身體上具有很多白色、棕色斑點;頭上的肉鬚暗棕色。第一及第二背鰭有著波浪狀棕色斜紋,棕色斜紋比亮處寬;胸鰭暗褐色,具多條白色點狀橫紋;尾鰭具波浪狀橫紋。(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

棲所生態

生活在熱帶沿岸岩礁或珊瑚礁區礁沙底質的暖水性小型底層魚類。雜食性,以藻類及底棲生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海域,西起紅海 ,東至美屬薩摩亞,北至臺灣、關島等。臺灣分布於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不具漁業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