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Ctenogobiops feroculus  
發音 
Ctenogobiops feroculus絲棘櫛眼鰕虎
by: ©Randall, John E.
命名者 Lubbock & Polunin, 1977 棲息深度 6 - 20公尺
中文名 絲棘櫛眼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絲棘櫛眼鰕虎魚 
最大體長 8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甘仔魚、狗甘仔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沙 
棲息環境 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新喀裡多尼亞島 
同種異名 Ctenogobius feroculus   
參考文獻 1. 陳正平、詹榮桂、黃建華、郭人維、邵廣昭。2011。東沙魚類生態圖鑑(Fishes of Dongsha Atoll in South China Sea)。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高雄市。1-360頁;2. Nakabo, T. 2002. Fishes of Japan with pictorial keys to the species, English edition I. Tokai University Press, Japan, pp v-866.  Lubbock, R. etc. 1977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陳正平, 詹榮桂, 黃建華, 郭人維, 邵廣昭 2011 
典藏標本 ASIZP0056488  
英文俗名 Pale shrimpgoby; Sandy prawn-g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第一背鰭:Ⅵ;第二背鰭:Ⅰ, 11~12;臀鰭:I , 11。胸鰭:19~20。縱列鱗 54~57。背鰭前鱗0。體延長,前呈圓筒型,後側扁。標準體長為魚體高的4.7~5.5倍;為頭長的3.1~3.45倍。頭部具6個感覺孔;頰部凸出,具2條水平狀的感覺乳突線,無垂直或放射線狀的感覺乳突線。第一背鰭顯然較第二背鰭高,第1鰭棘延長如絲,長度長於頭長,標準體長為棘長的3.0~3.5倍,但平置後,末端不及尾柄處;尾鰭圓形,與頭長等長。兩腹鰭癒合,但基部無膜蓋,故不形成吸盤狀,末端可延長至肛門位置。頭、體呈乳白色至乳黃色;眼的前方各有1條細長條紋,伸達吻端;吻背有V型條紋;眼後鰓蓋部具有3條放射性狀的短紋;背側部具有具2-3縱列的褐色小斑點;而在體中部另有一列縱行的黃褐色較大條形斑點。各鰭與體同色或透明,第一及第二背鰭鰭膜中部具1條暗色斑紋;臀鰭具暗色緣;尾鰭基部具黑斑。(林沛立編寫 2012/10)

棲所生態

暖水性沿岸底層小型魚類,棲息於珊瑚礁區的沙地中,與槍蝦營共生生活。雜食性,以藻類及底棲生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海域,由紅海到新加勒多尼亞,北至臺灣、日本琉球群島。臺灣發現於西南部的東沙島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不具漁業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