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Cyclothone pallida  
發音 
Cyclothone pallida蒼圓罩魚
by: ©South African Institute of Aquatic Biodiversity (SAIAB)
命名者 Brauer, 1902 棲息深度 16 - 4663公尺
中文名 蒼圓罩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鑽光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179 Gonostomat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蒼圓罩魚 
最大體長 7.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光魚 
世界分布 全球   台灣分布 東部、南沙 
棲息環境 深海、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度洋 
同種異名 Cyclothone canina, Cyclothone microdon pallidon   
參考文獻   Brauer, A. 1902 
典藏標本 ASIZP0064194 ASIZP0064199 ASIZP0064201 ASIZP0068001 ASIZP0803762 ASIZP0913762  
英文俗名 Bicolored bristlemouth; Bristlemouth; Tan bristlemout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背鰭軟條數:13(12-15);臀鰭軟條數:18(16-19);胸鰭條數:10(9-10),腹鰭軟條數:6;第一鰓弓之鰓耙數:上枝 8(8~9) +中間2 +下枝13(9-12) = 23(21-24);脊椎骨數:28;發光器排列:SO 0; BR 9-11; IV 12(12-13); VAV 5(4-5); AC 15(15-16); IC 32(32-34); OA 9(8-9);第一鰓弓之上枝與下枝之間連接點具2條鰓耙,第一鰓弓之鰓瓣下方略寬。體色:身體呈灰色至暗褐色。背鰭、臀鰭鰭膜透明或鰭膜基部具深色色素斑。腹部呈黑褐色。

棲所生態

大洋性中層魚類,生態習性不甚清楚,通常棲息水深600-1800公尺。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印度-太平洋及大西洋之熱帶至溫帶海域。臺灣海域紀錄深度約695-3257公尺。 

漁業利用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經濟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