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Diaphus fulgens  
發音 
Diaphus fulgens燦爛眶燈魚
by: 葉信明
命名者 (Brauer, 1904) 棲息深度 85 - 1000公尺
中文名 燦爛眶燈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燈籠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00 Myctoph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燦爛眶燈魚 
最大體長 4.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燈籠魚、七星魚、光魚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深海、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度洋 
同種異名 Diaphus nanus, Myctophum fulgens   
參考文獻  
典藏標本 ASIZP0063934 ASIZP0063938 ASIZP0064078 ASIZP0070490 NMMBP02086  
英文俗名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稍延長,較高,側扁。頭較大。吻圓鈍。眼大而圓、側位,眼間隔圓凸。嗅囊較大,位於眼前方。口大,端位,口裂微斜。前頜骨後部內行牙基部寬且呈鉤狀。鰓孔大,鰓蓋後緣上部稍凹入,後上角稍圓突,不呈尖角狀。尾柄較高。體被圓鱗,易脫落。側線完全。背鰭約在體背中部稍前,臀鰭起點明顯在背鰭末端之後,背鰭基稍長於臀鰭基。胸鰭較短小,位低。腹鰭較長,鰭基與背鰭起點相對。尾鰭叉狀。脂鰭約在臀鰭末端上方。甲醛液浸標本體呈褐色。 發光器:鼻部背位發光器(Dn)1個;鼻部腹位發光器(Vn)1個,在眼眶前下緣;眶下位發光器(SO)1個,小,位眼中心下方;鰓蓋位發光器(Op) 2個,Op1小、Op2在Op1上方稍後,相距甚近;胸鰭上方發光器(PLO)1個,距胸鰭基較距側線為近;胸鰭下方發光器(PVO)2個,PVO1在PVO2前下方,PVO2靠近胸鰭基,較PLO稍前;胸部發光器(PO)5個,PO4抬高,稍高於PVO2水平線,PO1與2PVO連成一上升斜線,與PO2間距較寬;腹部發光器(VO) 5個,,VO2和 VO3位置逐步抬高,與VO1連成一斜線;腹鰭上位發光器(VLO)1個,約在腹鰭基與側線的中間。臀鰭上方發光器(SAO) 3個,排列略呈角度,SAO1在VO5的後上方,與VO5及SAO2連成一斜線,其延長線通過SAO3稍後方,SAO1與VO3和VLO也連成一斜線,SAO3在側線下,與側線的距離約為其本身直徑的2倍,距臀鰭起點垂線較距背鰭末端垂線略近。臀鰭前部發光器(AOa)5個,第1個AOa 顯著升高,略低於SAO2的水平線,與第2個AOa 的連線通過SAO2的後上方,第5個AOa位置稍升高。臀鰭後部發光器(AOp)5個,均在臀鰭基之後;體後側位發光器(Pol)1個,在側線下,位置與SAO3水平相近;尾鰭前位發光器(Prc)4個,排列呈一淺弧形,前3個間距相等,第4個距離較遠,距側線與其本身直徑略等。PLO後下方的發光鱗尚未發育。

棲所生態

大洋性中層魚類,具日夜垂直遷移的現象,白天棲息在較深的水層,夜晚則上游至較淺水層活動。肉食性,以浮游動物為主。目前對此種魚類的生態研究並不多。 

地理分布

印度-太平洋熱海海域,包括台灣東部、南部、東北部等周圍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經濟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