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Diogenichthys panurgus  
發音 
Diogenichthys panurgus印度洋明燈魚
by: 葉信明
命名者 Bolin, 1946 棲息深度 - 366公尺
中文名 印度洋明燈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燈籠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00 Myctoph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印度洋明燈魚 
最大體長 2.3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印明燈魚、燈籠魚、七星魚、光魚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南部 
棲息環境 深海、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度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Bolin, R. L. 1946 
典藏標本 ASIZP0063935 ASIZP0063936 ASIZP0063937 ASIZP0070465 ASIZP0070487  
英文俗名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略呈粗短,側扁。體背緣在背鰭基處略變陡峭。頭中等大,兩眼間稍下凹。吻鈍圓,較短。眼大,眼徑約為吻長的2倍。口近端位,上頜骨較短,僅伸至眼眶後緣下方,末端擴大;前頜骨前部齒扁,後部齒且弱鉤;下頜前部外行齒寬、密生,後部齒具強鉤;腭骨為小齒齒帶;犁骨和中翼骨具小齒。鰓孔大,鰓膜後緣略尖,且不與峽部相連。鰓耙發達,板條狀。體被圓鱗,易脫落。側線完全。 背鰭1個,起於體背中部腹鰭基後上方。臀鰭起於背鰭末端的前下方,鰭基較背鰭基長;脂鰭於臀鰭末端前上方。胸鰭基中下位,鰭條伸長達臀鰭起點,腹鰭基距胸鰭基較臀鰭起點近。尾鰭分叉。 甲醛液浸標本呈褐色。 發光器:鼻部背位發光器(Dn)1個、圓形,通常雄魚較雌魚大,雄魚Dn約等於或稍大於鼻囊。鰓蓋位發光器(Op) 2個 ,Op1較小;鰓被架位發光器 (Br)3個;胸鰭上方發光器(PLO)1個,小,頗近胸鰭基上端,其下方發光鱗缺;胸鰭下方發光器(PVO)2個,成斜線排列;胸部發光器(PO)5個,PO4位置升高;腹鰭上位發光器(VLO)位於側線和腹鰭基之間稍近腹鰭基;腹部發光器(VO) 5個,,VO2和 VO3位置逐漸升高呈斜線排列;臀鰭上方發光器(SAO) 3個,成大鈍角排列,SAO1於 VO5的後上方,SAO1與 VO5成斜線,SAO3於側線下3倍SAO3直徑處;臀鰭前部發光器(AOa )5個,AOa5位置升高;體後側位發光器(Pol)1個;臀鰭後部發光器(AOp)3個,AOp在臀鰭末端上方;尾鰭前位發光器(Prc)4個,呈均勻弧線排列;SAO3,Pol、Prc幾乎在同一水平位置。

棲所生態

大洋性中層魚類,目前對於此魚種的生態習性不甚清楚。 

地理分布

分布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包括台灣西南部周圍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經濟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