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Hazeus otakii  
發音 
Hazeus otakii大瀧氏粗棘鰕虎
未選定代表照或沒有圖片
命名者 Jordan & Snyder, 1901 棲息深度 20 - 35公尺
中文名 大瀧氏粗棘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大瀧粗棘鰕虎魚 
最大體長 6.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苦甘仔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 
棲息環境   模式種產地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Jordan, D. S. etc. 1901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5787 ASIZP0056749 FRIP00477 NMMBP02601  
英文俗名 Scalyhead g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第一背鰭鰭條數VI,第二背鰭鰭條數I, 9,臀鰭鰭條數I, 9,胸鰭鰭條數18,腹鰭鰭條數I, 5。縱列鱗數28,橫列鱗數9; 體延長而側扁,吻短而吻端鈍圓;具有兩個背鰭,左右腹鰭癒合;體呈淺灰褐色,鰓蓋上方後緣有黑色斑點,胸鰭基部具一白色斑點。(2019/08/08)

棲所生態

棲息在礁沙混合區或礁岩外圍的砂礫地上,生活在水深20-35公尺處;肉食性,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西太平洋海域,台灣目前發現於南部、西部等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不具漁業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