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Kaupichthys diodontus  
發音 
Kaupichthys diodontus雙齒眶鼻擬鯙
by: ©Winterbottom, Richard
命名者 Schultz, 1943 棲息深度 0 - 56公尺
中文名 雙齒眶鼻擬鯙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擬鯙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077 Chlops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雙齒眶鼻鰻 
最大體長 3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雙齒眶鼻鰻、草鰻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美屬薩摩亞群島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Fishbase(2012);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Matsubara, K. and H. Asano (1960) A new eel of the genus Kaupichthys. Copeia 1959 (no. 4): 293-297.   Schultz, L.P. 1943 Smith, J. L. B. 1965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4931  
英文俗名 Common false mora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呈蛇狀,尾部側扁,肛門約在體之1/2處。頭部較寬而扁;吻部鈍而寬圓,下唇無突出的邊緣。後鼻孔側位,緊臨眼前口角上方。口大,上頜達眼後緣下方;上頜略突出於下頜;齒圓錐狀,前上頜骨齒2列;上下頜齒2列;鋤骨齒2列,緊臨於上頜齒。鰓孔退化成一個小圓孔。側線不完全,僅剩下1個或2個感覺孔。背鰭和臀鰭都是低平而一直延伸到尾部,和尾鰭連結成一體而不易區分彼此;具胸鰭。脊椎骨數97-98。

棲所生態

棲息於珊瑚礁區,極為神秘,不易見其蹤跡。生態習性不甚清楚。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海域,由東非至Pitcairn群島。臺灣發現於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極罕見魚種。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