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upichthys diodontus Schultz, 1943

ASIZP0054931
雙齒眶鼻擬鯙
雙齒眶鼻鰻
雙齒眶鼻鰻,草鰻
Common false moray
礁區 近海沿岸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延長而呈蛇狀,尾部側扁,肛門約在體之1/2處。頭部較寬而扁;吻部鈍而寬圓,下唇無突出的邊緣。後鼻孔側位,緊臨眼前口角上方。口大,上頜達眼後緣下方;上頜略突出於下頜;齒圓錐狀,前上頜骨齒2列;上下頜齒2列;鋤骨齒2列,緊臨於上頜齒。鰓孔退化成一個小圓孔。側線不完全,僅剩下1個或2個感覺孔。背鰭和臀鰭都是低平而一直延伸到尾部,和尾鰭連結成一體而不易區分彼此;具胸鰭。脊椎骨數97-98。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Kaupichthys diodontus 上次更新:2014-01-16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海域,由東非至Pitcairn群島。臺灣發現於南部海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Kaupichthys diodontus 上次更新:2014-01-16

尺寸

體長:30: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Kaupichthys diodontus 上次更新:2014-01-16

棲地

棲息於珊瑚礁區,極為神秘,不易見其蹤跡。生態習性不甚清楚。
礁區近海沿岸

0~56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Kaupichthys diodontus 上次更新:2014-01-16

效益(利用)

極罕見魚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Kaupichthys diodontus 上次更新:2014-01-16